top of page


He ain’t Heavy,He’s My Partner
啦啦隊本來就是為了鼓舞士氣而存在,不論運動場上計分板怎麼跳,他們總能展現美妙微笑曲線,激勵人心。應該是這樣,啦啦舞蹈選手黃亭捷、洪諺名才能笑談身上的傷。即使那是逼使人打掉重練的阿基里斯腱斷裂重傷,他們還是對未來抱持希望。雖然因學業分隔兩地,他們默契不減,異口同聲說:「剛好利用這段時間多看國外傑出團隊影片,構思編舞!才不會像之前兩個八拍收尾動作,想了一個多月想不出來。」 啦啦舞蹈在臺灣是新興運動,多數人看到啦啦,往往聯想到職業運動場上的應援隊伍,有些人腦海中會出現空拋、翻騰……的競技啦啦。啦啦舞蹈跟它們一樣,都是以啦啦隊運動為基礎,但更專注跳躍、踢腿、轉圈等舞蹈動作,不管是爵士、嘻哈或彩球哪一種,講究的都是編舞、隊形、技巧、默契、一致性。 照片提供|黃亭捷 起點:從場邊助陣開始 如此新穎的運動,才20歲的黃亭捷與小他3歲的洪諺名從小就練。那時兩人都在亭捷媽媽開的舞蹈藝術中心學舞,那是黃虹育自文化大學舞蹈學系畢業後返家在林邊鄉開創的事業,22年前民族舞蹈芭蕾甚至連武術都教。 所謂幼兒學舞其實也僅是律動,亭捷雖有媽媽擅舞的基因,後來成為競技體操運動員,

Amazing Pingtung編輯小組
10月22日


自家主場衝一波 展現哥der價值
要運動員認老何其不容易,不過這個檻黃玉霖跨過了。今年上半年他碰到選手生涯前所未有的低潮,放空到連競速鞋都沒穿過,雖然從未正式宣布,但很多人認定他退役了。不過他後來又重新回到賽道,「因為一路上受到太多貴人幫忙!」他決定拚到2027年全國運動會為止。因為這是在家鄉屏東主場的賽事,在自己的土地上衝刺,激勵仍在賽道上的人,正是運動的價值。 黃玉霖是屏東土生土長的滑輪溜冰運動員,他才30歲,從3歲開始穿上休閒鞋,到讀南州國小……屏東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征戰世錦賽、亞運會穿金戴銀,奪牌無數。不過他在以自己為本的碩士論文中,好幾個章節提到孤獨國中生活、低潮期以及奪牌背後鮮少人知的陰暗,那似乎才是選手之路的真實。 照片提供|黃玉霖 選手之路 從缺憾出發追求極致 「大家可能或多或少聽過我一出生長短腳,後來遵醫囑運動復健的事。」如今回首,他已能笑說從頭。這經歷只要奪牌就會被重述一次,但多數人不知道後續。黃玉霖說,他爸為了帶他練溜冰,於他國小時也取得教練資格,「但那時說不來為什麼,只要在南州比賽一定摔。小孩子不懂自己的身體狀態,就只愛玩想衝,跌了就爬起來再衝,然後再跌

Amazing Pingtung編輯小組
10月22日


AI喬科維奇教的那堂課 讓他揮別生長痛
張昱帆內心小劇場很多,身為軟式網球運動員,這對話有時是自我精進,但糾結多了也是折磨。他國中才學球,牆上練習一個月就下場拉球,卻懷疑進步不夠多,等到被選上搭檔雙打,又怕自己太弱拖累隊友……他反反覆覆,笑承教練也說他穩定性不夠。不過這是選手養成的「生長痛」,不久前他透過ChatGPT向網壇名將喬科維奇求教,總算獲得啟示––從情緒到握拍方式都是選手的一部分,就像退役球王費德勒至今無人能承襲的單手反拍,駕馭它而非受其控制,始能成就個人特色。 張昱帆今年初才在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奪下軟網公開男女混合組金牌,前一年也在公開男子組雙打抱銅。他高中起即入選「潛優選手」,雖然爸爸也打網球,甚至是不少全大運選手陪練員,但卻到國中才學球,且不是為了什麼克紹箕裘。 照片提供|張昱帆 球員之路的起點竟是為了甩肉 「說來好笑,一開始是為了減肥。」他笑說,國小因媽媽賣過便當、牛肉麵、炸雞、紅茶冰……每天下課要吃好幾餐,最高記錄曾一個暑假胖20公斤。他從小愛運動,打過羽球躲避球桌球甚至想練田徑,但因為吃得多,五年級時身高150幾,體重跟現在差不多。進入麟洛國中後,因為想減肥才開始

Amazing Pingtung編輯小組
10月22日


笑傲武林Online 頑童宗師都是他
武術選手劉菖閔身體裡好像住了兩個人:一個上了場雙眼圓瞪,喊聲震天,旋風腳後馬步紮穩,再一個彈跳後空翻……每一動作穩若泰山,彷彿武林宗師萬夫莫敵;但下場後不一樣,他說起小時調皮,玩火玩到招來警察,自己都不好意思笑了。那是武術場上看不到的模樣,但往裡看才發現兩者其實為一,原來是那個活潑愛笑的小菖閔帶動氣氛,才讓日復一日的訓練不那麼沉悶單調且走到今天,他說「現在應該不像小時那麼皮了!」說時又笑了。 劉菖閔在2025世界運動會的表現令人難忘。他一上場即以銳利眼神震攝四方,接下來不到3分鐘內,施展掛蓋拳、拋拳,一個馬步後騰地彈跳後空翻……在南拳項目高居第一。接下來的南棍表現也不俗,喊聲中接連施展劈棍,氣勢十足,最後總分奪銅,為臺灣摘下首牌。 照片提供|劉菖閔 被武術耽誤的小提琴家?(大誤 其實2023年亞洲運動會他即登場,那是他首場國際賽事。為這一刻準備超過10年,但回想起跟武術的初接觸,竟無厘頭到幾近搞笑。 「最開始是我爸媽因工作筋骨酸痛,跑去竹田找師傅整復。」劉菖閔笑說,那時他小學六年級,爸媽因每天高雄屏東奔波擺攤,早市擺完趕潮州接黃昏市場,他放學後一

Amazing Pingtung編輯小組
10月22日


從街頭到心頭 浪浪化身心靈療癒者 屏東「動物陪伴服務高齡友善計畫」讓長輩重拾笑容
牠,曾經在街頭流浪,如今一躍成為阿公阿嬤最期待的朋友!這隻名叫「豹抱」的米克斯犬,原本是一隻被通報在恆春路邊徘徊的浪浪,卻在屏東縣政府農業處動保科團隊的悉心訓練下,化身「動物陪伴服務」計畫中的超人氣陪伴犬。從流浪到療癒,「豹抱」不只是重獲新生,更成為長輩們心靈舞台上最閃亮的明星。 屏東縣政府農業處與社會處攜手啟動「動物陪伴服務高齡友善計畫」,將動物保護與高齡照護結合,讓受訓後的浪犬走入社區關懷據點與長照機構,陪伴長者進行情緒互動與復健活動。這項創新做法,不僅翻轉浪浪命運,更讓長輩從陪伴中重拾活力與笑容,創造出「動物得溫暖、長輩得快樂」的雙贏溫馨故事。 在風和日麗的午後,「豹抱」搖著尾巴進入社區據點,現場立刻歡笑不斷。原本靦腆的阿嬤主動伸手輕撫牠的頭,阿公也彎下腰逗牠玩耍,甚至有長輩因為牠的陪伴,願意起身活動、笑著開口聊天。陪伴犬不只讓場面熱絡,更喚醒長輩內心深處久違的親切感與被需要的溫度。主講師陳育綾說:「平時要長輩動起來得花很多時間暖身,但『豹抱』一出場,大家都笑得像小孩一樣,氣氛馬上活絡起來。」 訓練員王俞惠回憶,「豹抱」原本只是

好事播報員
10月22日


為了簽聯絡簿他們上學去
晚上六點多到屏東市鶴聲國小,教室早已燈火通明。前幾排是看似高齡的學生,此外,全是新住民。他們看來年輕甚至稚嫩,以老師聽不懂的越南話聊天。言談間嘻嘻哈哈,像在自己家一般,但上課時間一到,轉身取出課本後,悉悉簌簌悄聲交談全改成華語。他們緊盯黑板上的字,跟著老師一橫一豎刻入習字簿...

Amazing Pingtung編輯小組
8月21日


我的人生我做主
活到老學到老過時了,他們相信:學到老才能活得好 有人一看到熱帶性低氣壓,就盼望它越捲越大放颱風假,但也有人不愛。他們是小時失學的「高年級」補校生,把學習當一輩子的事,甚至連證書到手了都還不想畢業。他們日時騙囡仔作息,晚上上課;把一天24小時當48小時過,只為追回曾經落掉的生...

Amazing Pingtung編輯小組
8月21日


青銀交錯 珍貴的反差萌
黃聖祐身高190,多數人在他前面都矮一截。那天看他在屏東市宗聖公祠帶著阿公阿嬤玩積木,才理解什麼是反差萌;他是職能治療師,因為長得高,得半蹲或叉腳才能平視老邁萎縮的長輩,看到有人不想動手,他自嘲或反虧……一招換過一招,明明塊頭大,卻裝出童音,提供滿滿的情緒價值,不准老邁失能...

Amazing Pingtung編輯小組
8月21日


風雨夜出任務補上一堂環境教育課
綠鬣蜥原產中南美洲,在臺灣一度是萌寵,因野外族群失控才變有害外來種。從萌寵到有害外來種,對臺灣人來說,是堂待補修的環境教育課。 移除綠鬣蜥 丹娜絲颱風過後的風雨夜,跟吳承樺、陳永信到新園鄉出任務。他們是受過綠鬣蜥移除教育訓練的完訓人員,跟走一趟發現綠鬣蜥野外漫生現況,超乎想...

Amazing Pingtung編輯小組
8月21日


孤女的思鄉餘味
1955年2月8日國共戰火延燒到大陳群島,島民奉命撤退臺灣。當天一早廣播響了,第幾組第幾小隊幾點要到碼頭集合。正月15剛過,他們卻要逃難了。 菊子窩裡 小暑後走進屏東市北區市場,傍晚快6點了還是悶,日頭未落下,市場已一片黑。過道間灰貓遊走,嗅舔已散盡的熙攘人氣。跟著牠,走到...

Amazing Pingtung編輯小組
8月21日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