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田埂上的米苔目冰
真正的好食物能跨越外在藩籬,直抵人心,台灣農村有一款點心,似麵非麵,完全可以配合食者的需求,冰熱兩吃,鹹甜均可,沒錯,就是米苔目。 在割稻、插秧時,農人頂著烈日工作,體力耗損大,常需在餐與餐之間吃點心補充氣力,農人常會坐在田埂上,來上一碗加入黑糖或冰塊的米苔目,礤冰消了暑氣...

屏風小編
2023年8月2日


簡單又不簡單的阿婆粉粿
台灣小食多如繁星,各自放光。但就像凝視星斗,很難聯想到它們來自宇宙大爆炸。多數小食也如此,入口引爆味蕾,卻不知源自何處,粉粿就是個好例子,鹹甜冰熱皆宜,幾乎百搭,但起源眾說紛紜,幾不可考。透過網路賣粉粿,幾乎變成小電商的劉俊杰說:「我們家粉粿很簡單,最早從阿婆扁擔來。」...

屏風小編
2023年8月2日


喬媽腳踩愛玉車 酸甜百搭超解渴
三輪餐車有種奇幻吸引力,不管車上載得是很久沒見的叭噗冰,還是夜裡聲聲喊讓人聽了餓的燒肉粽,或是KTV前比包廂還吵的十八骰仔煙腸大腸,總讓人想靠過去。里港喬媽手作愛玉也是如此,氣溫飆破30度的夏天更想追。看到老闆娘黃婷婷被曬的滿臉通紅,喝到舀起來的碎冰愛玉,更消暑。...

屏風小編
2023年8月2日


晶瑩剔透的台灣冰山
排灣族稱愛玉子為tjikunuy。 立夏後氣溫陡升,沿台24線往山裡走才逃過艷陽追捕。車到水門,過德文,進神山,賣愛玉的店家多起來。那景象就像到萬巒,豬腳映入眼簾一般,讓人以為進入愛玉的故鄉。這聯想沒錯,愛玉子確實長在這裡,排灣族人叫它tjikunuy。早年市集裡的愛玉子,...

屏風小編
2023年8月2日


太陽之手製餅一甲子
Since 1933 東港鎮延平老街的老餅鋪秀香珍餅店,年不滿百,雖未達期頤之年,但,90年的資歷也夠嗆了,光是看著店內一只只字跡斑駁的紅色木盛,曾為多少人們注入生命的甜,以古法手製的綿滑糕餅,是最勾人滋味。 店門前的騎樓下,成排的罐頭塔下,一只只老蒸籠正在接受日光浴,...

Amazing Pingtung編輯小組
2023年7月20日


一切剛好成就最好的甜甜圈
西洋有句諺語「Focus on the donut, not the hole.」意思是珍惜當下能把握的事,別盡看缺陷。能從甜甜圈(Donut)和孔洞(Hole)窺見人生義理已不容易,奉行更難。屏東日高甜之滋不只專賣甜甜圈,老闆、闆娘歷經魔考,專注當下,或許正是他們甜甜圈誘...

Amazing Pingtung編輯小組
2023年7月20日


落山風的靑草茶
⻘草,在地的植物熬煮而成,可解身體上的渴;⺠謠,半島的生活經驗隨口開唱,可化心頭的苦,黃卻銀的⻘草茶車,繞行恆春半島的大街小巷30多年,一面賣冷飲,一面放⺠謠,同時解半島人身體與心理的渴。 「半島風聲相放伴」的半島歌舞劇,串起恆春與滿州⺠謠的關鍵場景是⻘草茶,這個⻘草茶車主...

Amazing Pingtung編輯小組
2023年7月20日


vuvu的蔬果車
突如其來的「閃電」颱風席捲恆春半島,許多活動戛然而止,牡丹山區的vuvu們卻如常生活,大雨過後的清晨,照樣到菜園摘菜,將沾著雨水的時蔬放到車籃或腳踏板上,各自騎著摩托車、電動代步車上街叫賣,人才剛進村落,行經的主婦;帶小孩吃早餐的媽媽;做生意的小吃攤…沿路攔截,一陣你來我往...

Amazing Pingtung編輯小組
2023年7月20日


老派風格的菜頭粿(蘿蔔絲餅)
餐廳店名有個「新」字,多少讓人期待不遠處也許有塊老字號更地道。 隱身屏東高樹巷弄裡的新真珍餐廳,給人這種想像。沒錯!新真珍之前確實有過真珍,不過掌廚的全是一家人,別無分號。店名冠上「新」字,是因為之前賣過火鍋、草魚三吃,後來搬到三角窗店面主打客家菜,「新」字就此封頂。真要窮...

Amazing Pingtung編輯小組
2023年7月20日


cinavu(吉拿富)杜媽媽傳統美食
原住民族傳統食物cinavu,漢字音譯寫成「吉拿富」。這種譯法其實勉強,因為族群間有鴻溝流淌,不管派哪個漢字上場,好像都無法展現cinavu的味道,那是來自山林家屋裡的企盼,以漢字無法轉譯的原味。 要嗅出原味,最好還是回到離山不遠的地方。好比杜媽媽在瑪家鄉佳義村的家,離笠頂...

Amazing Pingtung編輯小組
2023年7月20日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