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以空白搜尋找到 1186 個結果
- AI喬科維奇教的那堂課 讓他揮別生長痛
張昱帆內心小劇場很多,身為軟式網球運動員,這對話有時是自我精進,但糾結多了也是折磨。他國中才學球,牆上練習一個月就下場拉球,卻懷疑進步不夠多,等到被選上搭檔雙打,又怕自己太弱拖累隊友……他反反覆覆,笑承教練也說他穩定性不夠。不過這是選手養成的「生長痛」,不久前他透過ChatGPT向網壇名將喬科維奇求教,總算獲得啟示––從情緒到握拍方式都是選手的一部分,就像退役球王費德勒至今無人能承襲的單手反拍,駕馭它而非受其控制,始能成就個人特色。 張昱帆今年初才在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奪下軟網公開男女混合組金牌,前一年也在公開男子組雙打抱銅。他高中起即入選「潛優選手」,雖然爸爸也打網球,甚至是不少全大運選手陪練員,但卻到國中才學球,且不是為了什麼克紹箕裘。 照片提供|張昱帆 球員之路的起點竟是為了甩肉 「說來好笑,一開始是為了減肥。」他笑說,國小因媽媽賣過便當、牛肉麵、炸雞、紅茶冰……每天下課要吃好幾餐,最高記錄曾一個暑假胖20公斤。他從小愛運動,打過羽球躲避球桌球甚至想練田徑,但因為吃得多,五年級時身高150幾,體重跟現在差不多。進入麟洛國中後,因為想減肥才開始練網球。 可能來自爸爸的基因,一般人初練網球至少牆上練習半年,他打1個月即下場對練,小球、三角球都控制的不錯,馬上被教練相中參加該年全國自由盃中小學軟式網球錦標賽。這是青年選手的年度四大賽事之一,張昱帆說,「因為球隊人數剛好,有點像塌跤(臺灣台語,意指填補人手)。」他初登場被指派單打點,雖然沒贏,但展現潛能令教練驚艷,此後展開球員路。 糾結反覆 他把為難自己當功課 不過也在此時,他內心小劇場開始活躍。雖然比完自由盃被選中參加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但他一直覺得自己進步不夠,一再糾結著「為什麼只有這樣」無止無休。後來是家人把他罵醒,他爸說,「其他選手國小練起,打牆壁少則3、4年,你才打1個月就覺得枯燥乏味,到底拿什麼跟人家比」。他聽進去了,意識到球場上沒有一步登天,一人到牆前對打3、4個月。 「我愛打球是因為喜歡球場上很High的氣氛。」張昱帆直言,那次才知道,基本功沒練好貿然上場,偶有表現也是運氣。他重新回頭練步法、接球,但後來進了潮州高中,差不多的折騰又來一次。當年他以集訓前三名成績入校,但卻被分配在B隊,心裡暗黑已浮現,後來自由盃又被選上跟A隊同學搭檔雙打,心底更生糾結。他既怨歎自己落在B隊,又怕跟A隊同學搭檔拖累隊友。內心一再翻攪的小劇場無人可說,只能回家跟爸媽傾訴。 「但我隊友沒這樣,」張昱帆說,「他超級自律,球技高人一等。大家晚飯回宿舍只躺床上休息,他不是練習揮拍,就是伏地挺身、仰臥起坐強化體能。」那一刻他才意識到,與其花時間糾結,不如壯大自己。那年自由盃,他們順利摘金,自己像往上跳了一個檔次,更清楚運動員的責任。 喬神開示 照亮黑洞 他就這樣一路進了屏東大學,今年全大運男女混雙奪金,破了屏東大學12年以來記錄,但同項比賽中他最在意的男子雙打輸了,讓他掉入黑洞。 「我從國中打球到現在,握拍一直不穩。」張昱帆直言,高中時曾因此受傷,但打著打著也就撐到現在。那次全大運輸了男雙回來,他幾乎每天都在想握拍這件事,一上場就忍不住想「這樣握對嗎」搞到最後連球都不會打了。有次英文課,老師要他們用ChatGPT跟偶像以英語聊天。他「召喚」了喬科維奇,聊天重點是請教喬神,他的握拍究竟該不該改? AI模擬的喬神很妙,他告訴張昱帆,握拍手法對球員來說就像一頭神秘且難控制的野獸,重點在駕馭它而非受其控制。就像其生涯對手費德勒一樣,他的單手反拍華麗威猛,讓反拍該單或雙成為熱門話題。但討論反拍怎麼握其實無意義,因為單反也只有他能駕馭,至今幾乎無人承襲。也就是說,駕馭那頭猛獸使其發光才是真義。 糾結是反覆思考 屏東是最好選擇 「AI喬科維奇上的那堂課收穫很多。」他說現在已不再糾結握拍,也接受自己是負面情緒較多的人,但盡可能不要讓輸球情緒迴盪太久。他往常只看到場上的起始與結尾,但現在更專注於過程中的每顆球,即使輸了也會笑笑跟對手互道辛苦而不是「激屎面(臺灣台語,意指神色不悅)」。 他說,「內心劇場多也不是沒好處!」就像當年決定留縣升學也是被媽媽一句「你屏東人都想往外跑那誰要留」激出來的,他雖然糾結過一陣子,但現在覺得留在屏東是最好的選擇,未來也想在這教球,把球場上學到的事傳下去。 出處: 2025 Amazing Pingtung 10月號
- 笑傲武林Online 頑童宗師都是他
武術選手劉菖閔身體裡好像住了兩個人:一個上了場雙眼圓瞪,喊聲震天,旋風腳後馬步紮穩,再一個彈跳後空翻……每一動作穩若泰山,彷彿武林宗師萬夫莫敵;但下場後不一樣,他說起小時調皮,玩火玩到招來警察,自己都不好意思笑了。那是武術場上看不到的模樣,但往裡看才發現兩者其實為一,原來是那個活潑愛笑的小菖閔帶動氣氛,才讓日復一日的訓練不那麼沉悶單調且走到今天,他說「現在應該不像小時那麼皮了!」說時又笑了。 劉菖閔在2025世界運動會的表現令人難忘。他一上場即以銳利眼神震攝四方,接下來不到3分鐘內,施展掛蓋拳、拋拳,一個馬步後騰地彈跳後空翻……在南拳項目高居第一。接下來的南棍表現也不俗,喊聲中接連施展劈棍,氣勢十足,最後總分奪銅,為臺灣摘下首牌。 照片提供|劉菖閔 被武術耽誤的小提琴家?(大誤 其實2023年亞洲運動會他即登場,那是他首場國際賽事。為這一刻準備超過10年,但回想起跟武術的初接觸,竟無厘頭到幾近搞笑。 「最開始是我爸媽因工作筋骨酸痛,跑去竹田找師傅整復。」劉菖閔笑說,那時他小學六年級,爸媽因每天高雄屏東奔波擺攤,早市擺完趕潮州接黃昏市場,他放學後一人到安親班,結束後再跟安親班主任回家,通常等爸媽收市來接都晚上11點了。眼看將升國中,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媽媽想安排他補習,但他不想唸書,就這樣來到第一步。 那時他們家沒一個人知道什麼是武術,唯一關聯是,幫爸媽整復的師傅吳明宗開了傳龍武學中心,長年傳授武術。所以當媽媽問他「不想補習想幹嘛 」,他隨口就說了「武術」兩字。「其實我家對面也有老師教小提琴。」他笑說,「但學小提琴應該比較貴吧!」總之,那時完全沒任何畫面及想法,「武術」兩字就如霹靂般閃現腦海。 「接下來更搞笑了!」回想當年,如今沉穩如高手的劉菖閔頗不好意思。他因不想補習跑去練武,第一次是寒假10天集訓,沒想到才沒幾天天就跌倒,把尺骨橈骨摔斷了,開刀住院沒幾天,為了想趕快出院訓練,他竟偷偷把點滴流速調到最快。「那時候就啥都不懂又很皮啊!」他說有次在家玩火,燒姐姐試卷,見火著了往外扔,沒想到整張試卷都燒光了,只剩姐姐名字還在,搞到最後警察按名索驥,找上門來。 長傍師傅習武 要確捏! 這樣的小菖閔後來在武術世界慢慢安居,他個子小,不適合手長腳長才能夠開展大放的長拳,加上媽媽覺得他好動,一開始練太極,直到升上高中才轉練南拳。此後在來義高中三年都借住竹田師傅處,鮮少回家。 「武術套路訓練,其實就每天周而復始,不斷重覆。」劉菖閔說,大學以前大家練一樣的套路,馬步做完接仆步,仆步之後接馬步,單練基本功確實很無聊,但要勝出只能在細節裡,每一動乾淨俐落不拖泥帶水,演練間展現力量與速度,有節奏且具美感,出拳發力彷如穿透對手,這一切沒靠拆解動作,一再雕琢,辦不到。 神功蓋世 非一朝一夕 「所以啊從高中三年級起到大學畢業都沒交女朋友。」他笑稱,自己後來比較封閉,因為怕浪費時間,幾乎零社交,連現在在左營國家運動訓練中心的嗜好撞球,也是教練說撞球是訓練當下專注力的好運動,契合武術追求的眼到心到手到,才慢慢練起來的。 如是積累當然有所回報,像騰空擺蓮,原本只能穩定做到540,但跳著跳著突然有天像被電到就到720了。做到尚且不夠,還要動作質量夠好夠漂亮,但令人沮喪的是,有時被電到僅是瞬間,隔天就沒了。劉菖閔坦言,這些都經歷過,「那時心情會很暴躁,若無法抽離,還會反覆看著訓練影片,甚至到半夜都睡不著」。這時是那個調皮的小菖閔幫了忙,他會出來帶動氣氛,鼓勵隊友也為自己打氣,跟自己說「休息一下,明天一定更好」。 就是這樣他帶著椎弓舊傷到成都奪牌,也繼續在國訓中心備戰著,等待著下一場比賽。他說:「沒辦法啊,因為靠臉吃飯,只能認命練了。」說完才笑著補充,「這開玩笑的,不能寫……。」但有什麼關係呢!這不正是他是劉菖閔的原因! 出處: 2025 Amazing Pingtung 10月號
- 從街頭到心頭 浪浪化身心靈療癒者 屏東「動物陪伴服務高齡友善計畫」讓長輩重拾笑容
牠,曾經在街頭流浪,如今一躍成為阿公阿嬤最期待的朋友!這隻名叫「豹抱」的米克斯犬,原本是一隻被通報在恆春路邊徘徊的浪浪,卻在屏東縣政府農業處動保科團隊的悉心訓練下,化身「動物陪伴服務」計畫中的超人氣陪伴犬。從流浪到療癒,「豹抱」不只是重獲新生,更成為長輩們心靈舞台上最閃亮的明星。 屏東縣政府農業處與社會處攜手啟動「動物陪伴服務高齡友善計畫」,將動物保護與高齡照護結合,讓受訓後的浪犬走入社區關懷據點與長照機構,陪伴長者進行情緒互動與復健活動。這項創新做法,不僅翻轉浪浪命運,更讓長輩從陪伴中重拾活力與笑容,創造出「動物得溫暖、長輩得快樂」的雙贏溫馨故事。 在風和日麗的午後,「豹抱」搖著尾巴進入社區據點,現場立刻歡笑不斷。原本靦腆的阿嬤主動伸手輕撫牠的頭,阿公也彎下腰逗牠玩耍,甚至有長輩因為牠的陪伴,願意起身活動、笑著開口聊天。陪伴犬不只讓場面熱絡,更喚醒長輩內心深處久違的親切感與被需要的溫度。主講師陳育綾說:「平時要長輩動起來得花很多時間暖身,但『豹抱』一出場,大家都笑得像小孩一樣,氣氛馬上活絡起來。」 訓練員王俞惠回憶,「豹抱」原本只是準備野放的一隻浪犬,但牠的眼神有著渴望被愛的光。訓練員看見牠親人又穩定的性格,決定給牠一次機會。經過專業陪伴訓練後,「豹抱」學會了等待、安撫、互動,也學會在人的懷抱中釋放溫柔。牠不只是陪伴者,更像是一面心靈鏡子,映照出人與動物間最單純的信任與情感。 農業處長鄭永裕指出,屏東縣動物之家是結合收容、醫療與教育功能的多元空間,縣府推動的「動物陪伴服務高齡友善計畫」正是讓浪浪「重返社會」的重要一步。未來將持續擴大陪伴犬培訓與活動場次,並鼓勵長照機構與家庭共同參與,讓更多浪浪能成為愛的傳遞者,也讓長輩的晚年生活更有笑聲與溫度。 動保科科長李繼雅補充,「每一隻浪犬都有機會翻轉命運,只要給牠們被理解與信任的舞台。」屏東縣府期待,透過陪伴犬計畫,讓浪浪不再只是被收容的生命,而是能在長者的笑聲中,重新被看見、被擁抱,成為連結世代的「毛茸天使」。
- 2026台灣盃火箭競賽啟動!屏東再與太空中心合作 青年熱血升空、夢想發射
為激發年輕學子與社會大眾對太空科技的熱情,國家太空中心(TASA)與屏東縣政府10月21日於屏東縣數位青創基地共同舉辦「2026台灣盃火箭競賽(Rocket Taiwan Cup, RTC)」啟動記者會。由縣長周春米與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共同宣布賽事開跑,邀請全台火箭愛好者踴躍報名,一起點燃夢想升空的時刻。 第二屆「台灣盃火箭競賽」賽事全面升級,除延續「高中職1公里組」外,新增「大專3公里組」與「社會3公里組」,讓更多懷抱太空夢的青年與社會人士能親手設計、組裝並發射火箭,預定2026年暑假於屏東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舉行決賽。 縣長周春米表示,國家火箭發射場域位於屏東縣滿州鄉九棚村,在發射設施尚未全面建置完成前,感謝國家太空中心與縣府團隊共同合作,透過火箭競賽與教育活動培育太空相關人才。 周縣長說,第一屆賽事中,學生們在火箭升空瞬間親手實現夢想的畫面令人動容,隨著第一屆活動落幕並獲得熱烈回響,今年第二屆賽事規模更加擴大,除延續高中與大專組外,並新增社會組,鼓勵更多對航太領域懷抱熱情的民眾一同參與挑戰。 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表示,第二屆特別新增「社會組」,是因應第一屆許多社會人士表達希望參與、圓夢的心願,雖然射程僅3公里,但意義非凡,未來,太空中心也考慮逐步開放國際隊伍加入,提升台灣太空教育的國際能見度。 太空中心指出, 競賽流程即日起開放線上報名,11月14日前完成任務計畫書審查;12月8日公布入圍團隊名單。報名資格分為三組:高中職1公里組(含五專1至3年級)、大專3公里組(含專四以上在學)、及限本國籍自然人報名的社會3公里組。後續將進行兩階段設計審查、集訓與執照測驗,預計於115年7月底於旭海進行決賽火箭發射。 記者會現場也邀請第一屆參賽隊伍代表分享心得,包括大專組冠軍「好討厭的感覺」與地主隊屏科實中「RBS」,學生們表示,火箭製作過程中深刻體會理論與實作的落差,透過有效溝通與分工,才能在修正與學習中完成任務,也更加理解「系統工程不只是成功的結果,更是追夢過程中的成長與淬鍊」。 大專組冠軍隊隊長張詠翔分享參賽經驗 屏東地主隊RBS經驗分享 縣府勞動暨青年發展處表示,「台灣盃火箭競賽」不僅是青年實踐科學夢想的舞台,更是推動太空教育與系統工程在地扎根的重要平台,期望讓科學教育從書本走向實踐,培養具備跨域思考與技術應用能力的新世代人才。屏東將持續與國家太空中心合作,打造屬於南台灣的太空教育基地,讓「從屏東出發,讓青年夢想升空」成為最動人的太空故事。
- 全台最南端日出首跑!2026屏東風域曙光路跑邀全民迎接第一道曙光
2026屏東風域曙光路跑將於元旦1月1日清晨在佳樂水風景區盛大展開,除了4KM休閒組,今年全新擴大設置21公里半馬及10公里挑戰組,並再次融入螢光主題,邀請來自各地的跑者從夜色出發,伴著晨曦奔赴嶄新的一年。壯麗賽道路線沿著太平洋海岸線展開,清早的浪濤、奇岩與第一道曙光交織,營造出獨一無二、溫馨感動的跨年跑旅體驗。 所有報名參加者皆可獲得以「光」為主題設計的紀念衣及專屬LED手環,讓每位跑者在夜色中成為矚目焦點。完成21公里半馬及10公里挑戰組的跑者,更可獲得限量紀念毛巾、帆布提袋與螢光獎牌,象徵迎向希望、奔向未來的新起點。 現場規劃曙光郵局服務,讓大家手寫明信片,當場蓋下元旦紀念郵戳,將溫馨的新年祝福寄給摯愛親友,留下獨屬曙光跑者的美好記憶。同時還有豐富的生態導覽遊程,歡迎跑者深入體驗屏東的文化底蘊與活力。 完賽後現場特別準備屏東道地的曙光美食饗宴,包括濃郁香醇的黑豆茶、經典恆春縣城大麵,以及極具地方特色的港口茶紅豆饅頭、肉包和黑豆汁,讓每位完成賽事的跑者都能在晨光中享用熱騰騰的在地美味,補充能量、體會屏東人情味。 活動融合運動、美食至文化,延續風域半島生態永續的理念,推動低碳環保措施,跨年、日出、路跑、旅遊一次滿足,邀請全民迎接嶄新的一年。 報名至11月15日截止,請把握機會,網址 https://bao-ming.com/eb/content/6703#31542
- 國際浪潮開浪! 2025臺灣屏東佳樂水亞洲衝浪聯盟系列積分賽登場
圖為2024屏東滿州佳樂水ASC亞洲衝浪聯盟巡迴賽 「2025臺灣屏東佳樂水亞洲衝浪聯盟系列積分賽」10月22日正式開賽!今年首次將屏東滿州佳樂水納入亞洲積分賽站點,來自超過8個國家、300位國內外選手將齊聚南國海岸,展開為期五天的國際級浪尖對決,帶來最震撼的海上盛宴! 屏東縣政府交通旅遊處表示,今年與亞洲衝浪聯盟(ASC)、台灣海洋休閒運動發展協會(TORSA)合作,為賽事引進亞洲積分賽制,象徵臺灣正式加入亞洲專業衝浪巡迴體系,透過國際積分賽制,不僅讓在地選手能與亞洲各地高手同場競技,也讓世界看見佳樂水優質的浪況與自然環境。 除熱血賽事之外,10月24日至26日上午10時至下午17時,還將於滿州漁村公園登場「海洋嘉年華」活動,串連海洋文化與在地生活,規劃超過30個攤位,包括在地美食市集、南島音樂表演、使用自然材料的手作體驗「構樹皮布製作手作體驗、海神餐桌之海廢食驗室、椰子編織水果籃手作體驗」、SUP龍舟版變裝競速賽、SUP寵物競速賽與衝浪體驗課程等豐富內容,邀請民眾在藍天與浪花間,一同感受屏東佳樂水的陽光熱情。 本次為推廣運動旅遊結合在地探索,特別推出10條運動旅遊路線,讓旅人能以衝浪、單車、健行等多元方式體驗南國之美,從山林到海岸,從手作到市集,屏東用最自然的節奏,邀請大家迎接浪潮、擁抱陽光,誠摯邀請全台民眾在10月22日至26日前往佳樂水,感受佳樂水浪尖上的速度與熱力。 若無法親臨現場的民眾也可透過台灣海洋休閒運動發展協會的Taiwan TORSA Youtube頻道收看精彩的賽事直播,共同見證台灣衝浪運動邁向國際舞台的新里程碑!持續追蹤「屏東GO好玩」與「屏東GO交通」臉書、IG 及Threads,並歡迎下載「屏東GO好玩」、「屏東ㄟ公車」APP 掌握第一手活動訊息。
- 潺潺百年遇見力里 力里溪伏流水圳創建百周年系列活動
力里溪進水塔 為歡慶力里圳創建滿百周年,屏東縣政府舉辦「潺潺百年‧遇見力里」力里溪伏流水圳創建百周年系列活動,10月13日在縣府南棟廣場舉辦記者會,縣長周春米出席表示,力里圳由鳥居信平先生於1925年以伏流水技術興建,今年適逢力里圳建成一百年,因此舉辦系列活動,讓更多民眾認識力里溪伏流水圳的重要性。 縣長周春米表示,鳥居信平於1921年至1923年間在屏東建造了二峰圳,並於1925年在春日鄉力里村推動伏流水工程,奠定了屏東地區水利建設的基礎。2021年縣府曾舉辦「二峰圳百年慶祝活動」,今年則迎來力里圳百年,象徵屏東在水利發展史上的又一座重要里程碑。 力里溪民渠 縣府與春日鄉公所攜手規劃「百年力里‧遇見你」系列慶祝活動,11月8日將舉辦「走讀導覽健走」活動,由屏東科技大學名譽教授丁澈士及國立屏東大學文創系特聘教授林思玲共同培訓在地解說員,結合導覽、文化體驗及水資源展示,讓民眾認識力里圳的歷史與特色。 周縣長指出,春日鄉公所也自10月25日起推出「水力100-力里水圳時光掠影」策展及地方文物展覽,11月中旬則將舉辦「水資源再利用-親水公園啟用典禮暨族語傳唱比賽」,透過系列活動讓更多人看見春日鄉的文化能量與地方故事,邀請民眾一同親臨現場感受百年水圳的人文底蘊。 屏東科技大學名譽教授丁澈士表示,力里圳是結合歷史、藝術與科學價值的伏流水工程,工程師鳥居信平先生以重力引流技術建造,不僅灌溉約1,500公頃蔗田與稻田,更是現今符合聯合國SDGs「淨零碳排」精神的典範工程,力里圳不僅在農業發展上扮演關鍵角色,如今也成為夏季親子戲水的熱門景點,展現永續利用的精神。 縣府水利處表示,「百年力里‧遇見你」系列活動不僅是對歷史的致敬,更是地方文化再生的起點。透過導覽健走、市集與文化展覽,讓民眾在輕鬆互動中認識力里圳的故事,也凝聚地方對土地的情感。誠摯邀請全國熱愛水利文化、喜愛探索原鄉的朋友,一同走進春日鄉力里村,遇見百年力里的新風貌。
- 屏東縣敬老、博愛卡五大升級! 周春米宣布11月起每月點數翻倍至1000點
為鼓勵長輩及身心障礙者們多外出、促進身體健康,屏東縣長周春米10月20日於縣府媒體室宣布自114年11月1日起,敬老卡及博愛卡每月補助點數將由500點提升至1,000點,並擴大使用範圍至計程車、復康巴士、國道客運及航運等「5大升級」措施,預計有22萬名長輩及身障者受惠,周縣長強調,此次升級不僅是金額的提升,更是對長輩日常生活便利性與交通平權的重要承諾。 周春米表示,屏東縣65歲以上長者占全縣人口約21.5%,近年鼓勵銀髮寶貝能夠多外出,多使用大眾運輸工具,縣府自112年起將原有敬老卡點數330點提升至500點,並推行擴大使用至台鐵;113年接續開放租借騎乘YouBike、使用屏東市國民運動中心,以及搭乘大福航運或琉興航運前往小琉球等多項政策,獲得不少長輩支持與反饋。 周縣長指出,為持續提升長者及保障身心障礙者福利,今(114)年初針對敬老、博愛卡政策進行全面盤點、檢討與精進,並於今日正式宣布5大升級亮點,包括:點數加倍、國道客運納入使用範圍、與多家計程車隊合作、復康巴士可直接扣點以及至小琉球再新增一家泰富航運,盼讓長輩們不論短程或長程出遊,都能更加方便與靈活。 縣府表示,此次敬老卡新增國道統聯客運,民眾搭乘起訖站需有一站在屏東縣境內,依實際搭乘優惠票價扣點;計程車則與台灣大車隊、屏東第一衛星、捷乘交通合作,每趟最高補助100點,建議民眾可先使用電話、APP或LINE預約;復康巴士每趟次最高補助100點。 除讓長輩在日常就醫與外出上更加便利,前往小琉球的交通選擇也更加多元,原先與大福琉球航運、琉興航運2家合作外,此次再新增泰富航運,依實際搭乘優惠票價扣點,提供更彈性且舒適的旅遊體驗,提醒持卡人11月起務必在攜卡至各全縣33處鄉、鎮、市公所過卡,才能啟用新的1,000點補助。 縣府社會處表示,凡年滿65歲以上或持有身心障礙證明的屏東縣民,備妥身分證、身心障礙證明、1張2吋照片,即可就近至各公所辦理敬老卡或博愛卡,隨到隨辦,即刻享受最貼心的福利。 社會處說,本次敬老、博愛卡升級後,預估每月使用人次將突破10萬人次,長者與身障朋友們不僅能享受安全便捷的交通服務,也能積極參與社區與休閒活動,擴展生活圈,未來將持續優化敬老、博愛卡服務,讓長輩與身障朋友一張卡在手,暢行屏東無憂。
- 東北季風阻擋不了佳樂水千人追星熱潮屏東星空解說員授證即刻上陣
「2025屏東追星季」首場大型活動「流星夜光派對」10月18日晚間在佳樂水風景區圓滿落幕,儘管東北季風帶來陣陣海風,仍吸引數千名民眾不畏風勢、繞行山海而來,星光與人潮交織出最浪漫的南國夜色。屏東縣政府交通旅遊處也預告,今年最後一場大型天文活動「冬季銀河變奏曲」將於12月13日社頂公園舉辦,與民眾相約不見不散。 本次活動最受矚目的焦點,是由屏東縣政府培訓完成的「星空解說員授證儀式」,2025年首次共有82位學員完成課程並通過考核,由縣府交通旅遊處黃國維處長親自授證,正式加入屏東「暗空旅遊」的星光引路人。令人感動的是,授證結束後這批新進解說員即上陣現場擔任導覽任務。 「星空市集」也聚集十個天文教育單位與大專院校天文社團,共同設置互動攤位。望遠鏡實測、星空桌遊、天文攝影展示、火星闖關等活動排隊人潮不斷,許多家庭帶著孩子一站一站探索宇宙奧秘。同時,結合「風域半島」在地特色的社區攤位也人氣滿檔,滿州、港口與枋山等社區推出以星空為主題的輕食與手作商品,從夜光吊飾、星座餅乾到海風調飲,每一攤都成為拍照打卡熱點。參與民眾表示:「這不只是觀星,而是一場有故事、有味道的屏東夜生活。」 交通旅遊處指出,未來「屏東追星季」將持續串連縣內十大觀星場域與友善旅宿,推出更多夜間導覽與主題活動,打造全台最完整的星空觀光鏈。從墾丁到牡丹、從九棚到佳樂水,星空不再只是仰望,而是可以親近、學習與體驗的旅遊主題。在滿州的海風中、在佳樂水的浪濤聲裡,屏東的星空再次證明了它的魅力。「追星,不只是抬頭看星星,而是一起看見屏東的未來。」
- 屏東縣首辦熟齡社團嘉年華 50+世代登台展自信
屏東縣政府首度針對橘世代族群推出「彩色時代」熟齡社團嘉年華,10月19日在屏東縣體育館草皮盛大登場,邀請 到沈文程、朱海君、施文彬、曾瑋中、南方二重唱等重量級藝人同台獻唱,金曲歌曲齊發之外,還有在地30組熟齡社團輪番演出、豐富多元的社團攤位與市集,縣長周春米到場支持,稱讚感受到熟齡世代綻放的自信與熱情。 周縣長表示,屏東縣截至114年9月底,老年人口比已達21.59%,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面對人口結構轉變,縣府同時關注50至64歲、占比達23.87%的「橘世代」,推出全新品牌「彩色時代」,積極推動熟齡政策,鼓勵中高齡族群持續學習與社會參與,參加社團、多多交流, 提前布局健康老化與初級預防照顧。 周縣長表示, 今年度縣府自6月起開設200堂以「為獨立生活準備」為主題的彩色時代課程,包括財務保險、流行舞蹈、自我照顧、心靈成長、廚藝料理等面向,鼓勵 熟齡族群培養興趣, 提早為退休生活準備,開辦至今有1,300人次參與,藉由此次「 熟齡社團嘉年華 」 活動展現學習成果,打造專屬熟齡世代的交流舞台 。 縣府社會處表示,熟齡社團嘉年華的表演團體徵選,自9月開放報名以來引起熱烈回響,吸引96組民間團體報名,最終經由專業評審老師決選出30組表演團體及社團,有流行舞蹈、日本舞、現代舞、輪椅舞蹈、太鼓、森巴鼓、國樂,及歌仔戲劇等精彩演出,展現熟齡社團多樣化。 其中有4組表演團體透過彩色時代的街舞風格課程組團登台演出,推廣街舞文化,讓街舞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參與學員周慧美表示,機器人舞跟以往所接觸的舞蹈很不同,學員們費盡心力學習,練習八次登台,非常有成就感。 社會處表示,縣府鼓勵熟齡族群勇於探索、持續學習,展現不受年齡限制的自信風采,未來也將持續推出更多元豐富的活動與課程,讓屏東的熟齡人生更加繽紛精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