枋寮新龍社區是個魚比人多的村落。
28年前這裡人工繁殖出第一尾龍膽石斑,村落面貌自此改變。石斑肉質鮮彈,味美價高,人人搶養,讓新龍逾八成土地是魚塭;但也有人受不了日復一日投食餵養而離鄉,讓村裡設籍不到千人,比魚還少。三魚直賣所創辦人陳右穎也曾在逃離之列,近大叔之齡返鄉,沒再走開。「鄉下還是鄉下啦!」他直言,「但天天看太陽翻過大武山就開心!」
陳家如此營生已三代,最早養九孔,後來養白蝦。「那時盤商要載現金才能換白蝦,」陳右穎說,他小五開始養九孔,「養工其實不累,但很煩。」為了不讓青春只餘腥臊,他國中畢業離鄉讀書,後來直接落地開店賣手搖飲……一切算計只為逃離,直到八年前毒茶風暴讓手搖店滅頂才破功。
他暫時回鄉養魚,開始思索土地與人的關係。發現生產只有放在眼皮子底下才讓人放心!
陳右穎說,經過食安風暴才覺察,在自己土地生產養殖的可貴,那一刻也發現,每天到魚塭餵養看太陽翻過大武山有多開心!
他返鄉前,農村再生隱隱成形,新龍社區發展協會以三魚──食魚、樂魚、慢魚──為方向。這三魚合在一起是「鱻」,可形容在地養殖的鮮美,另一種組合是「漁」,變成捕撈鮮美的動詞;不管哪種魚,具體來說,就是讓所有造訪者,透過餵食及漫遊認識在地養殖,打開更多感官,體驗魚塭到餐桌的過程。
讓「漁」成為捕撈美味的動詞
陳右穎這次沒奔走,在離枋寮車站不到三百公尺的街上開起「三魚直賣所」。店裡展售石斑輪切肉排、切丁骰子肉等時鮮,還有空姐雨來菇沁園生態農場的調味料「天香十三味」、龍膽魚鱗等在地選品。他坦言,直賣所是選物店,但不只賣產品;它想當人體Google評論,可以讓來客認識新龍,甚至進一步擴及枋寮、屏東及台灣,更是萬花筒,讓人看到在地生產的豐富。
「像龍膽魚鱗,其天然膠質就可做Cheese Cake ;石斑下腳料以往被認為是毫無價值的魚廢,但熬煮後其實就是日本拉麵迷人的濃厚白湯。」陳右穎說,「台灣是海島國家,但跟日本比,真的不太懂也不太會吃魚。」食魚教育或三魚行動都可以讓在地更有風味,不管是產業升級或農村再生才能找到契機。
饕客又愛又怕的「痛風餐」
這天正好有一車新加坡團客,她們來台旅遊兩周,搭了高鐵、去過花東,讓人意外的是,也把新龍納入行旅。一早先體驗手編漁網,近午到魚塭餵食,看到二、三十斤的龍膽石斑水裡推擠爭食,還笑怨:「魚給太少了,餵不夠。」這趟行程以海洋套餐收尾,讓她們對寶島海味印象深刻。
除了餵食體驗、手編漁網,還可以參加午仔魚一夜干製程。不僅樂魚有不同的玩法,食魚也有多樣的選擇,從套餐式的海膽石斑飯湯到海洋風味合菜,只要聽到這餐被趣稱為「痛風餐」,就不難想見菜色有多澎湃。
陳右穎說,「別小看一車不到十人,旅途中吃得開心,回新加坡後就可能成為潛在商機。」這正是三魚所鋪陳的,也是直賣所想營造的產銷關係。不管新加坡、港澳或來自台灣哪一個縣市,點滴匯聚,「讓人想吃魚時不會只想到鮭魚、鱈魚,不管是石斑、午仔魚……任何魚種,只有在地生養尚青,一旦生產與消費的關係被強固,消費就是推動生產的原動力」。
這些都是陳右穎年少離鄉時不敢設想的事情,如今都成為可能。他利用時間,重返校園到台大生傳所修習EMBA,結識各方青農及漁青,「大家都有共識也有信心,未來相互奧援打團體戰,慢慢積累,一旦把內外銷二八佔比拉高到三七甚至四六,相信一定能改變在地生產的風貌」。而這不僅侷限在新龍,太陽過山照耀的每個地方,每一處魚塭、每一處田地,都會在魔幻金光下展現生機。
出處:Amazing Pingtung 2023/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