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戴上耳機 平凡日常循環播放小確幸
戴上耳機後的疏離, 仿若與世隔絕, 不過, 卻也有人說,戴上耳機之後, 全世界都是我的。 迷離恍惚和遺世獨立只在一線之隔。 盤腿窩在厭世設計事務所的狹窄音箱裡, 自我意識縮小再縮小, 任聲音在平行時間、空間裡循環播放, 練習和屏東的聲音獨處。...

屏風小編
2023年8月11日


Rap敲開了大武門
在自己的土地,大聲唱自己的歌 直白又嗆辣的Hip hop正在台灣沸騰,顛覆了地域、言語、族群和文化,其中的饒舌,直接從島南的屏東爆開來。 自從1970年代Hip hop在美國紐約的青年中出現後,嘻哈就像是有機體,不斷持續在進化。從街頭到舞台,自亞文化變主流,現今更在網路的加...

屏風小編
2023年8月10日


山上的聲音 在山下唱
一把吉他、一杯酒,不必調音的天籟 一只老老的Walkman卡帶隨身聽倒帶,滄桑的捲軸喀啦、喀啦……,斷斷續續跳針,依然按捺不住愛歌唱的靈魂。 「心上人呀心上人,你到底在哪裡......你在屏東縣、我在內文村,我該怎麼辦?想來想去我倆的感情,一天一天冷下去。我正盼望有情的老米...

屏風小編
2023年8月10日


把日子活得像首詩
浸淫詩詞之中,領民謠跨入雅文學 雲若起 緣就來 隨著雲輕輕也行入來人海 有時向前 有時回頭 有時個己行 有時合人相等候 毋免問路頭什麼時陣到 緣若轉 一片輕輕兮雲就是一個渡口 愛留 毋免走 欲走 毋免勉強留 閩南語的漢音淵源久遠,有著豐富的「八音七調」,是一種具音樂性的語言...

屏風小編
2023年8月9日


聲音尋仙記
灰白髮鬢如仙人,開口有聲又有韻 小時候對歌仔戲的第一印象來自野台。可能是媽祖生,也說不定是土地公聖誕,宮廟或私人壇旁搭的戲棚就是野台。酬神謝恩大戲搬演前,偶爾一陣風吹來,後台塑膠布掀飛一角,可覷探戲班演員。他們端坐後台,整臉塗上粉膏,眼眶勾以魆黑,李鐵拐鬍鬚沒黏上,已彷彿有...

屏風小編
2023年8月9日


口白 才是說故事的人
演戲是瘋子、看戲是傻子?口白這樣說 敝團是明興閣掌中劇團,今暗欲開演的戲文(碼)是「今古風雲傳–白帆一生恩怨」,感謝觀眾朋友們!節目開始! 口白抑揚頓挫鏗鏘有力,主演架式(khut-s)定格,突然一陣霹靂啪啦電光石火煙霧朦朧,老國寶「蘇阿明」悠悠地唸出老末的定場詩。...

屏風小編
2023年8月9日


手工篆刻老師傅 :廖元榮
「身為製作印章的人,我只希望用印的人能獲得他與自然的平衡發展,身體健康、心平氣和。」 自有電腦刻字快又省事,純手工刻印師傅不再代代傳承手藝,隱身在「南州印刷所」的廖元榮回想起自己繼承家業的過程,雖覺此藝式微著實可惜,卻也認為曾親手觸碰刻印技藝風華與時代風光,生命足以精彩。...

屏風小編
2023年8月8日


木器製作與再生:郭俊男
「木頭跟人一樣是有溫度的。每次賣出作品其實都有點不捨,甚至會想知道他過得好不好。」 走進高樹鄉由南華國小廢校改建而成的智慧農業學校,立刻被一間檜木香氣的空間吸引,一位大男孩正手持木製刮板,替婦人刮著頸後的痧,他是這個空間的進駐業者─郭俊男,這個由他打造的品牌工作室─「古意生...

屏風小編
2023年8月8日


原木家具製作:張智傑
「受傷的時候才想起師傅常說小心不蝕本。要入這一行,有心、肯做當然是第一步,但懂得怕危險才是站穩第一步的準備。」 位於屏東縣萬丹鄉之西側的崙頂社區,是高屏溪與東港溪交會所形成之沖積平原,土壤肥沃,並且蘊含充沛的地下水源,得天獨厚的溪埔地環境,促使社區居民多以務農為生,但由於可...

屏風小編
2023年8月8日


再製木作:謝依倪
「修復也是一種照顧,我可以看見他們對想改造的木料是很有感情、有連結的,久而久之就會把這些物件當成家裡的一份子。」 31歲的謝依倪,大學念的是流行工藝設計,廣博地學習各種材料的運用後,曾考上屏科大木材科學所碩士班。但由於教授要求的論文形式與她個人意願大相逕庭,便離開碩班,找尋...

屏風小編
2023年8月8日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