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以空白搜尋找到 1186 個結果
- 好運龍來185 屏東雙層巴士觀光活動再掀熱潮
迎接龍年新氣象!屏東縣政府宣布2024年以「好運龍來185」主題推動屏東沿山雙層巴士觀光活動,象徵龍年的好運與繁榮,活動即將在113年1月20日熱鬧開跑,更多雙層巴士獨特優惠措施及好禮資訊可關注「屏東GO好玩」粉絲專頁並下載「TBS臺北轉運站」APP即可預約購票,不定期推出優惠活動,歡迎民眾沿途欣賞屏東獨特風光景致,帶來不同的視覺和感官享受,嶄新的一年就從屏東沿山185縣道開始龍年好運來。 雙層巴士觀光活動已經成為屏東觀光的一大亮點,吸引了大量外縣市遊客前來探索屏東縣獨特的風光和文化,成功反映屏東致力推動觀光產業發展的成果,更能帶動屏東各地的觀光景點之間的連結,讓遊客更輕鬆地遊覽185縣道沿途的自然景觀、豐富的農產資源以及獨特的文化底蘊。 交通旅遊處黃國維處長表示,沿山185雙層巴士邁向第3年,成為新年旅遊新選擇,以「上帝視角」由上往下的視野,盡覽沿山185線絕美風景,見證了台灣多元的民族縮影,包含魯凱族、排灣族、馬卡道族、客家、閩南等族群,蘊藏在大武山下交織許多動人故事,重新認識「與想象中不一樣的屏東」,來一趟後「下次到屏東也可以換你來當導遊」! 路線以水門轉運站為起點,分為南、北兩條路線,「北線」前往屏東最北的高樹鄉,沿途聽大路關石獅公的故事,欣賞無邊際鳳梨田,參觀屏東智慧農業學校;「南線」到訪屏東咖啡園區、萬金教堂、屏東可可巧克力園區、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銘泉農場,由導覽人員在車上解說,沿途聽故事,再感受故事的真實,驚喜、驚嘆再驚豔,正是185線最直接的形容。 2024年屏東「好運龍來185」雙層巴士將自1月20日起,北線營運至3月31日,南線營運至4月28日,營運時間除農曆春節除夕至初二外之國定假日與每周六日都可搭乘。更多雙層巴士獨特優惠措施及好禮資訊可關注「屏東GO好玩」粉絲專頁,並下載「TBS臺北轉運站」APP即可預約購票,或電洽服務專線:0968-825-135、08-799-2776,來一趟185沿山公路好運旅程,開啟新年的美好序幕!
- 打鐵林羣迪
「七年還不能出師啦!但沒關係啊,我現在唯一的想法就是把這門手藝學起來,學起來就是我自己的技術了。」 林羣迪正式踏入打鐵一行,至今不過七年,這樣的年資攤在諸多手工職人面前還是菜雞一隻,連他自己都說,和資歷將近半世紀的父親與廠內師傅相比,根本算不上什麼;還是到了去年,他才自己從頭到尾,打出第一把刀。 「打鐵技術分冷熱,我先從冷的(磨刀)開始學。」打鐵打了一輩子的父親,就是手把手帶他的師傅,縱使平時父子相處和樂,進了工廠,父親的標準比誰都嚴格。單是冷技術的磨刀,林羣迪一磨就是三年,才終於過了父親的審核。 廠內生產最多的是鐮刀、鋤頭等農具打製,也承接水泥鑽頭的修磨。以都市的眼光來看,似乎都沒有很大的市場?「其實也不會。畢竟中南部還是農業居多,原住民也會使用這方面的工具,所以都還是有需求。」 林羣迪大學念的是會計,學打鐵,最主要的目的是承接家業。「爸爸從年輕就做這一行,我覺得斷掉很可惜;而且打鐵技術現在愈來愈少人會,如果學起來,至少也是一技之長。」從小就跟在父親身邊兜兜轉轉,火爐的高溫,打製刀具時的敲擊聲響,可能讓別人望之卻步,卻是林羣迪的養成之一。雖然求學念的是文組科系,出路也不算太差,但退伍後幾經考量,還是決定回家學藝,父親倒也樂見其成。 從小看到大,和正式站上打鐵台,感覺有哪些不一樣?「當然還是要實際做了才會知道眉角在哪裡、會碰到哪些問題等等。眼睛只看得到環境很熱、打鐵要花力氣,等到自己真的站在火爐前面,而且一站就好幾個小時,才真的體會到有多辛苦。」 父親的一身本領,林羣迪目前都還在摸索的前端。要把一塊厚重的鐵,打成一片輕薄的鐮刀,或是一只巧型的鋤頭,靠的不是「打」的蠻力,更重要的是控溫。「不是高溫就好。溫度太高,鐵會整塊熔掉不能用。要燒到剛好可以塑型的溫度,打起來刀子才會漂亮;溫度不對,整塊鐵打起來就會糊糊的,怎麼打都不俐落,也不美觀。」而且刀具都有一定的規格,若是沒打好,無論是刀口太厚,或是刀背太薄,就只是一把不像樣的刀。整道打鐵的工序,就數塑型最難掌握,也是林羣迪最想學會、精研的關卡。 手工打製的刀具,真的比機械製造的好用嗎?「機械製造的刀具,有些只是把整片鐵原料壓出刀模後,再將刀口磨利;手工打製的刀具會經過火的淬鍊,『打』的工序會把金屬裡面的雜質打出來,而且還把金屬密度打得更紮實,刀具韌性變高,刀也就愈利。」我們笑說那工業生產的刀具就是個有體無魂吧,林羣迪點點頭,「年紀大的農夫一定都比較喜歡用純手工打的鋤頭,他們用了一輩子,更知道機械跟手工的差別。」 所以七年還不能出師嗎?「七年還不能出師啦!」他大笑,很認份地熟悉小學徒該扛起的一切。磨了三年才過關,塑型還不知道得多久。「但沒關係啊,我現在唯一的想法就是把這門手藝學起來,學起來就是我自己的技術了。」 ------------------------------------------------------- ●找師傅 0989-450-303 林羣迪 出處:勞動暨青年發展處─屏東人抵家
- 2024屏東燈節開燈倒數! 3大展區「必拍必打卡」
2024屏東燈節將於1月19日起在萬年溪、縣民公園以及勝利星村盛大登場,今年適逢龍年,燈飾除了融入生肖龍外,更以「無限之光」、「屏東天空之城」及「春暖花開.文資綻放」為主題,除了有高達15米高的「龍躍屏東」,結合煙霧機和雷射光效果律動,展現氣勢磅礡的龍身外,更有巨龍與花藝龍意象燈飾,三大展區將展出多達35組燈飾,每一區都是不容錯過的打卡熱點! 縣府傳播暨國際事務處表示,縣民公園燈區今年以「屏東天空之城」為主題,不僅以龍為整體核心,分成城中區、遺址區及大自然奇幻等三區域展出13座燈飾外,更將屏東獨有的人文風采結合天空元素與奇幻故事,打造出極具特色的光影藝術裝置,讓來訪的民眾可以自由探索,彷彿在天空中遨遊,感受無限的驚喜和樂趣。 其中,最受矚目的是高達15公尺的主燈「龍躍屏東」,除了有彩色燈泡串起全長達192公尺的華麗龍身,打造三大燈區最大型的龍型燈飾外,為讓鄉親能參與其中,龍身特別設置祈福燈籠,可讓到訪的遊客們於現場選擇祝福話語並留下簽名,祝福卡片將會呈現於龍鱗片的燈籠上,為大家帶來滿滿的祝福。 萬年溪燈區以「無限之光」為主題,將蜿蜒綿長的萬年溪比喻為傳統神話中的巨龍,不僅透過竹編雕塑出龍鱗,將萬年溪妝點成閃閃麟光的龍,還有象徵龍心的「心之象」、巨龍追逐的「冉球」以及龍經過的「光之小徑」,此外,為打造出龍年整體震撼感,更結合復興公園地景的水舞燈光秀展出,利用多變的水舞姿態與氣勢磅礡的音樂,將水元素、畫面、音樂融為一體,帶給大家不一樣的視覺饗宴。 勝利星村燈區則以「春暖花開.文資綻放」為主題,分別於勝利區、成功區、通海區及遺構公園為活動場域,展出13組燈飾,藉由光影、剪紙、印花設計以及日式行燈,並融入花藝設計,襯托出夜間光環境溫潤優雅的質感,其中,「龍來迎春」將蒐集到的地磚圖紋化後,以日式屏風樣式重新演繹,並結合草編工藝大師的特色藝術草編,成為一組特色且應景的花磚屏風花藝燈組。 傳播處說,2024屏東燈節自1月19日起至2月25日止,為期38天,除了燈飾外,縣民公園燈區在1月20日晚間7點有「奇幻大戲|川‧月時光」,此外春節期間有馬戲系列活動、懷舊市集、藝術展演,燈節期間,縣府規劃免費環狀接駁車串連三大燈區,讓鄉親停車免煩惱。
- 屏東燈節海報超搶眼 化身全國第一個動畫小提燈
屏東燈節預計1月19日登場,近日復古風的海報搶先曝光,立即在網路掀起熱烈討論,網友紛紛讚嘆太美;屏東縣政府表示,今年屏東燈節並將把海報立體化,推出全國第一個動畫小提燈「龍光柵現」,轉動燈籠可以看到舞動的水龍,縣府將於19、20日二天在縣民公園燈區發送,歡迎喜歡的朋友索取。 屏東燈節自2022年由屏東綵燈節擴大轉型舉辦以來,除了燈飾裝置引發熱潮外,海報設計與小提燈也是民眾矚目焦點,像2022年虎年,主視覺將可愛的大老虎藏在萬年溪畔樹叢間,眼睛還會一閃一眨,煞是討喜;去年2023年免年的「光光兔」小提燈,白白胖胖PVC充氣玩偶搭配七彩LED燈泡及掛繩,更是夯到爆,後來緊急追加數量,縣府員工連日幫忙趕工包裝,仍是供不應求。 今年龍年,屏東燈節再創新,海報主視覺把萬年溪幻化成水龍,成為可以讓大地風調雨順的吉祥動物,帶領象徵三個燈區場域的燈籠緩緩升空,帶出飛龍眺望大地的氣勢。海報日前在社群網路曝光,馬上就掀起網友熱烈討論與讚賞,更有不少人求收藏。 至於眾所期待的小提燈,屏東縣政府設計出全國第一個動畫燈籠「龍光柵現」,把海報上的燈籠變成實體的小提燈,上面印製水龍圖形,透過光柵卡轉動,彷彿看到水龍在飛舞,十分動感有趣。最重要的是,小提燈組裝簡單,不會考驗家長的「手藝」,小朋友也可以輕易完成。 縣府預計屏東燈節1月19日、20日下午5時在縣民公園燈區發送「龍光柵現」小提燈,加入指定Line官方帳號及臉書即可兌換索取,現場送完為止。另屏東火車站、潮州火車站、竹田驛站、恆春轉運站、海口港看海美術館、水門轉運站等旅遊服務中心,及東港家庭福利服務中心,自2月1日至2月4日也開放兌換索取。 三大燈區縣民公園服務台、復興公園服務台、勝利星村將軍之屋,則於2月13日至14日限量發放。
- 屏東YouBike喜迎騎乘人數破百萬 幸運兒揭曉
屏東公共自行車YouBike 自112年2月上線,騎乘人數已於今(113)年1月3日夜間正式突破100萬人次,而第100萬人次及前後各2位幸運兒,將可獲得YouBike精美禮品一份。目前屏東公共自行車YouBike設站總數已達到120站,已達目前階段性設站目標。 屏東縣政府表示,屏東YouBike站點數從過往的Pbike站點40站成長到現在YouBike租賃站數為120站,YouBike目前站點數為過往Pbike的3倍,因站點設置方式採輕樁免接電,場站規模也較具彈性,突破以往設站一地難求的限制,在有限的空間設站更方便,以廣而密的方式佈建租賃站點,增加民眾租借便利性。 縣府交通旅遊處強調,自112年2月啟用至今未滿1年即有破百萬人次的好成績,目前租借次數前三名的站點分別為「屏東車站」、「屏東轉運站」及「屏東公園」站,而依據屏東YouBike營運系統紀錄顯示,第一百萬人次幸運兒是在1月3日晚間11:47分,於「屏東車站」借車,騎到「屏東縣政府警察局(北側)」站的民眾,第一百萬騎乘及前後各2位幸運兒也將致贈好禮同樂。 此外,屏東YouBike 2.0與YouBike 2.0E費率不同,至113年底前YouBike 2.0享前30分鐘免費優惠,YouBike 2.0E享前30分鐘半價優惠,由民眾自付10元,因屏東YouBike已達階段性設置目標,建站半年後將檢討站點效益,效益不佳之站點評估減柱、遷移或撤除,以增加站點設置及使用效益,本府亦將持續蒐集相關建議設站需求後,再行研議爭取經費設置站點,俟有經費時,再行依契約規定辦理後續擴充事宜,提供民眾更完善之公共自行車服務。
- 潮州新地標!潮州聯合辦公大樓落成揭牌啟用
鑑於屏東縣潮州鎮內各公務機關分散且老舊,為提升潮州地區民眾洽公的便捷,屏東縣政府斥資7.2億元興建潮州聯合辦公大樓,衛生所、長照處日照中心、地政事務所、戶政事務所、財稅局等5單位進駐,屏東縣政府縣長周春米今(5)日出席落成啟用典禮表示,聯合辦公大樓將成為潮州的新地標。 潮州聯合辦公大樓興建工程2020年8月動工,縣長周春米自上任後即緊盯工程進度,今年1月2日啟動試營運,於今天正式啟用。 縣長周春米表示,鑑於屏東縣潮州鎮內各公務機關分散、辦公廳舍老舊、內部空間壅塞與停車空間不足等問題,常造成民眾辦理各項公務要四處奔波,為提供民眾安全、便捷的洽公環境,屏東縣政府爭取經費籌備興建潮州聯合辦公大樓,縣府自籌5.54億,並由交通部公路總局補助1億1,851萬餘元、衛生福利部補助5,320萬元,總額達7.2億元。 縣長周春米表示,感謝中央政府的補助,也感謝各界人士的鼎力相助,特別是退休老師蔡種玉慷慨捐贈土地。潮州聯合辦公大樓是一棟結合五個單位的辦公大樓,地上5層、地下2層,1樓為衛生所及長照處日照中心,2、3樓為地政事務所,4樓為戶政事務所,5樓為財稅局潮州分局,地上及地下2層共提供210席汽車停車位,民眾可以一站式辦理各項公務,不必再四處奔波,節省洽公時間與成本,同時提升在地醫療服務及社區式長照服務品質。 「在屏東縣政府上班的人都羨慕了!」縣長周春米笑說,現代化且嶄新的潮州聯合辦公大樓,設計上納入潮州戲曲小鎮的元素,歡迎民眾來尋寶、找彩蛋,這裡將來會變成潮州的新都心,未來也勢必會成為潮州的新地標。 土地捐贈者蔡種玉表示,自己是土生土長的潮州人,用台語稱讚潮州聯合辦公大樓「蓋媠!」希望潮州鎮能蒸蒸日上,生活品質更加提升。 縣府指出,聯合辦公大樓基地面積約4,800平方公尺,總樓地板面積約1.5萬平方公尺,採用綠色建築及智慧建築的規劃,建築內部空間寬敞明亮,更兼顧親民、人性化設計,建築外觀則能處處看到綠意景觀,文化樓梯的設計,連結一旁潮州戲曲故事館,將來若有表演活動,可成為共同使用的場地。
- 夜遊「奇幻大津」屏東打造全新文化觀光品牌
沿山185縣道上的大津瀑布,將變身絕美的夜光森林! 屏東縣政府今年打造屏北全新的文化觀光品牌「奇幻大津」,將於1月23日至2月25日在高樹鄉首度登場,結合在地文化、歷史及產業特色,透過互動裝置設計與光影變幻,帶來一場沉浸式的奇幻饗宴。入場票於1月9日中午12:00於ibon售票系統及OPEN POINT APP開賣。 壯闊磅礴的大津瀑布,是許多屏東孩子的共同回憶,小時候的校外教學遠足、唸書時的聯誼勝地、假日家庭出遊健行,大津瀑布向來是首選景點,每個屏東人幾乎都曾在大津瀑布留下專屬於自己的沁涼回憶。 屏東縣政府表示,為帶給遊客感受截然不同的在地文化與山林探索,將大津瀑布化身為自然水環境光影沉浸場域,帶給遊客夜遊新體驗。本次策展以「水」和「光」為主題,水象徵著川流不息的瀑布,也是地球上一切生機的命脈;而光則是充滿熱情與能量的屏東日照,並分成「夕照光芒」、「萬物璀璨」、「大地之舞」及「奇幻大津」四大主題區。 文化處說,光環境裝置裡不僅有象徵高樹的豐饒物產,也巧妙融入了在地多元的族群文化,包括閩南、客家、馬卡道、原民意象的動物:貓頭鷹、穿山甲、台灣黑熊、獼猴等,每種幻獸都代表不同族群的圖紋,象徵人與天地萬物共榮,還有結合在地學校共同完成的藝術創作燈組。 「奇幻大津」將於1月23日至2月25日每天晚上5點至9點開放進場,為提升體驗品質及安全,不論平假日採預約購票,每一小時開放200人、一天共 4梯次入場,票價100元,另贈送紀念奇幻龍角、挑戰成功夜光貼紙及大津魔幻果實「高樹蜜棗」。 此外,設籍高樹鄉的民眾亦可免費索取「特定期間入場券」,邀請民眾一同來場奇幻探險之旅。活動購票訊息請隨時關注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臉書及官網,或查詢奇幻大津活動官網。
- 手工包子饅頭鍾志忠
「叔叔告訴我,很多事情一開始或許不被看好,但是至少要試一次才知道。失敗又怎樣?只要不會留後遺症,不要傷到別人,就去嘗試!」 在高樹鄉經營「大路關-土忠豆漿肉包」的鍾志忠染著一頭金髮,全身有著漂亮的刺青。看似叛逆,但其實非常「惜情」。選擇在故鄉高樹扎根開永和豆漿店,只因為喜歡這個地方,「希望這家店,能讓大家在這裡一邊吃東西,一邊閒話家常。」 會一頭栽進餐飲這行,源自於他高二時在朋友在水門的永和豆漿店打工,「一開始只是想賺零花錢,但是越做越有興趣」,從此就離不開豆香跟麵粉堆,也練就開業後從磨黃豆、包包子、炸油條、做蔥餅韭菜盒都一手包辦的技藝。「水門永和豆漿店的田老闆是我入行的第一個貴人,他鼓勵我存錢,過程中慢慢萌生創業的想法。就算後來我自立門戶,有問題向他討教,他仍不藏私地指點。」 三年前,總算存夠第一桶金創業,又遇到他另一個貴人─在潮州經營永和豆漿店的表叔鍾孟宗。「他也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只要我開口,他都會答應,也盡全力教我。」甚至開店半年後因為生意不盡理想而萌生念頭時,也是鍾孟宗全力支持才讓他繼續一路撐下來。「叔叔告訴我,很多事情在一開始或許不被看好,但至少要試一次才知道。失敗又怎樣?只要不會留後遺症,不要傷到別人,就去嘗試!」鍾志忠非常珍惜這個緣份,他說,儘管創業維艱,但是「只要我叔叔在的一天,我就會繼續堅持下去,因為我答應要養他。」 另外一個讓他守在高樹的原因,是捨不得離開80多歲的阿嬤。他說自己跟阿嬤是會互相用別人認為的髒話來鬥嘴的那種好,到現在每天晚上睡覺前,他都還是會去幫阿嬤蓋被子。阿嬤也是他店裡的得力幫手,很多食材如蔥薑蒜等都來自她親自耕作的農田。「之前店裡推季節限定的芋頭包,就是用阿嬤種的芋頭。」 談到自己的餐點,鍾志忠也非常的自豪,認為用心就是讓食物美味的不二法門,「除了要求食材要健康新鮮又安全,我特別喜歡把外觀做得漂漂亮亮,客人越有滿足感,我就越有成就感。現在每天最開心的事情,就是看到包子出籠的蒸氣,如果包子有達到我自己訂下的標準,心情就會特別好。」 儘管疫情爆發後,只能將主力放在經營宅配,但半個客家人的他,也趁此積極開發客家小炒等口味的包子。另外一個夢想則是將目前的豆漿店,重新裝潢像高樹知名的大路關老麵店那樣的空間。「大路關老麵店是我的學習對象,他在古厝起垗,又用柴燒製麵,我也想藉此吸引更多人來認識我的家鄉。」他說,高樹的年輕人都說高樹「好山好水好無聊」,但是他卻不這麼覺得。「開店一天,就等於我留在家鄉一天;我在高樹,就等於這裡會一直有一家有意思的店。」 ------------------------------------------------------- ●找師傅 FB:大路關-土忠豆漿肉包 訂購專線:0938-780-575 自取地點:屏東縣高樹鄉廣福村中正路12號 出處:勞動暨青年發展處─屏東人抵家
- 電焊萬民晨
「師傅就是激發你腎上腺素的人啊,被念當下都會懷疑自己的能力,出師以後,才會突然發現自己已經成長很多了。」 從青年時代開始,萬民晨做過倉儲、加油站、配管等許多工作,直到25歲,想專精一門技術,便在當時任職的萬機鋼鐵公司焊接培訓班開始進修,原以為所謂的進階是從雜工成為專門師傅,使用電焊方式把物件接合得安全穩固就好,卻沒想到在培訓班的前三個月,就遇到職涯裡最令他感到挫折的關卡。 電焊是所有工地現場必備的技術之一,在鋼鐵公司裡,電焊這層關卡則有專屬於公司的嚴苛品質標準。培訓班待了三個月,還焊不出跟標本一樣漂亮的樣式,萬民晨心裡總有一個自我期許甚高的自己,在和師傅口中的「漂亮」標準衝撞著。他形容,焊接如果只是把兩個物件「黏起來就好」,那很多技術工接觸機器一陣子都可以做到;但公司標準下的最高級技術,必須通過X光檢驗,在X光照射下,焊道須成一直線,沒有任何氣孔、歪斜、瑕疵,才符合品質要求。 萬民晨的挫折感彷彿那道X光,他拿來檢驗自己,希望工作能力也能「漂亮」,但師傅也看透學徒的困境,轉而鼓勵他,「三個月就學會專業技術是天才,花一年才是正常的。」於是他也反問自己是想當天才?還是做好這件事?終於,他放下挫折,回頭專注於那個「漂亮」的標準,上班時和師傅一起工作,在下班後就繼續精進請師傅指教,天天思考怎麼做、還能學什麼,直到看見自己焊接的成品在X光下照射出漂亮的一直線,他說,永遠忘不了那一刻的心情,每每回想都仍深刻感受。 但很快的,第二個挫折又來臨。從培訓班出來後,萬民晨成為專門的焊接工,工作幾年後,遇到兩位台灣焊接業的老師傅,萬民晨形容當時挫折的心情:「本來以為自己已經會了,看到了天空的高度,才知道自己之前只是在地上玩沙!」在工廠外的工作環境,有許多高空或困難角度的嚴苛挑戰,焊接處要通過的不再是X光,而是更無法預測的天候考驗。 有了前次化解挫折的經驗,萬民晨把接下來的挑戰視為轉捩點,面對每個師傅不同的要求,即使當下覺得被師傅碎念壓力很大,也知道事後心裡只有感謝:「師傅就是激發你腎上腺素的人啊,被念當下都會懷疑自己的能力,出師以後,才會突然發現自己已經成長很多了。」 一路以來,師傅帶萬民晨認識挫折、也給予砥礪,他認為最大的影響是工作態度;師傅告訴他,老闆不在也不能偷懶,因為面對手中負責的工作,自己就是最大的負責人,他就更嚴格檢視自己的工作進度,沒達到預定進度就自己加班趕工,即使現在自己成為師傅,還是每天思考明天要怎麼做才能更好。 那他怎麼對待自己的後輩呢?「我叫他們把之前學會的忘掉,用歸零的心態來學習。」萬民晨回想起那個曾經以為「焊接就是把東西黏起來而已」的自己,更想帶著後輩走過挫折洗禮的大門,進入新的理解境界,「一定會有過渡時期,但我會全心全意對待他,能不能熬過就要看自己的努力了。」曾有師傅陪伴過的人,知道這條出師之路得撐過什麼,半開玩笑半嚴肅的萬民晨,也還在思考與感受。 ------------------------------------------------------- ●找師傅 0975-806-880 萬民晨 出處:勞動暨青年發展處─屏東人抵家
- 電焊陳義明
「不一定要當很會教學的大師傅,但在工作上可以成為最頂級的勞工,因為勞工是實際操作的人,好的成品是他們做出來的,不只是用金錢買的。」 今年41歲,來自三地門鄉大社部落的陳義明,好友圈都知道他善於也樂於助人解決各種生活疑難雜症。車子修不好,找義明;想自己蓋房子卻不知從何開始,找義明;就連想找人說說話,還是找義明。 義明的雜學,起初來自雜工的經驗。身為排灣族原住民,即使從小就深刻體會部落生活方式與外面社會不同,但隨著現代浪潮席捲傳統部落,工作賺錢這件事,密密交織在他的成長經驗中。 8歲就開始工作,到林班砍草;國小畢業後,跟著表哥、表姊離開部落,到高雄做綁鐵、到台南蓋鐵皮屋;之後回去讀瑪家國中,讀了一個學期後中斷,被朋友帶去台中生產螺絲起子的工廠,做了一年多,因為生產線單一制式的操作感到疲倦,隨後哥哥帶他到台北汽車保養廠當修車學徒,他才真正走入技術的門徑。 跟著修車師傅學習,從基礎的拆卸、組裝、操作,學到對精確性的要求,認識了各車種的特色和修理方式,逐漸成為一個有經驗的師傅。然而,為了完成一直很想讀書的心願,他在23歲退伍後重回學校進修,當課業與汽車保養廠的工作時間無法配合,竟毅然決然放棄十年的修車經驗,轉作建築工程。 從小就在不同的工作間切換,加上在學校與書本上吸收到的知識,陳義明總能將實務經驗與學術知識融會貫通,在工作中體會參悟出自己的一套哲學。他認為,每天重複做制式動作不能叫技術,技術是熟能生巧,直到工作者能安全熟練地操作各種工具;但在技術養成之後要追求的是品質,是以達到客戶要求為目的,比如不漏水、夠穩固能承受地震、要讓人在裡面睡得安穩、耐用年限要久。 「學校教你的那些數據,或許可以讓你在藏寶圖裡面不會迷失自己,用來分辨真假,但了解工序,需要工作者實際體驗,而學校無法給你經驗。」對雜學的陳義明來說,用一個答案來回應一個問題,比什麼都難,他總像一個把眼光望向神秘遙遠宇宙的哲學家,做很多事,也想很多。如果腦海中有好幾種工法可以達到工程的目標與標準,到底要選擇哪一種?如何兼顧美觀和創意?如何根據現場施作狀況臨場反應又自由發揮?他說這就是另一種境界。 「不一定要當很會教學的大師傅,但在工作上可以成為最頂級的勞工,所謂最頂級,我認為就是接觸的東西都要比什麼思想、理論再更深入。因為勞工是實際操作的人,好的成品是他們做出來的,不只是用金錢買的。你今天可以去買一台手機,手機上的影片可以告訴你怎麼釣魚,但你也要實際去操作才會知道什麼叫釣魚。你要當工程師,不到工地去跑一跑,怎麼知道那些工人的累是有多累?」 朋友說他天馬行空,也有人覺得他常說些難懂的話,但他知道自己只是一個不願輕易定義理念和實績的勞動者,「更重要的是,當我們實際在做的時候,一邊工作流汗,也一邊動腦去組織安排,當工作可以被確實流暢地完成,內心的快樂比任何人都要更多。」 ●找師傅 *依受訪者意願,不便透露連絡個資 出處:勞動暨青年發展處─屏東人抵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