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以空白搜尋找到 1186 個結果

  • 沒有熱量但超甜!彼得安東《How Sweet甜的滋味》巨型甜點展 療癒看海美術館

    準備好走進一場讓人心花朵朵開的甜點夢境了嗎? 屏東看海美術館「How Sweet甜的滋味」特展 於8月16日登場,邀請 全球最甜雕塑家彼得安東(Peter Anton) 首度來臺展出 , 他以放大比例的巨型甜點雕塑為招牌風格,其中,直徑長達1公尺的「櫻桃起司蛋糕」與「華麗巧克力珍藏盒」,更是 2025年全新作品 ,本次展覽的夢幻亮點,絕對甜到讓人捨不得眨眼!   《How Sweet甜的滋味》展出10件雕塑作品,包括「繽紛甜甜圈盒」、「馬卡龍」、「巧克力聖代」、「杯子蛋糕派對」、 「華麗巧克力珍藏盒」 、 「櫻桃起司蛋糕」 、「 法式螺旋甜甜圈 」、「快樂蛋糕」、「青檸凍冰棒」以及被咬一口的「草莓雪藏冰棒」,多樣巨型甜點,將為觀眾帶來色彩繽紛、充滿童趣與幸福感的視覺盛宴。   「當生活有點苦,甜點就是最溫柔的解藥」, 縣府傳播暨國際事務處長蕭裕隆表示,此次將看海美術館打造成美式甜品店,不僅把可愛法式甜甜圈放入2公尺高的巨型外帶盒中,更設置冰淇淋車與青檸凍冰棒盒,多樣繽紛、誇張又甜美的懷舊氛圍,保證看了沒有熱量,只有滿滿驚喜!   蕭處長說,美國雕塑家彼得安東的作品曾 在美國、韓國、德國、荷蘭、比利時等地巡迴展出 ,廣受國際好評 。 彼得安東 曾說,甜點是全世界共同的幸福語言,而他的創作目標,是讓人沉浸在喜悅中。如今,這場甜蜜又療癒的奇幻旅程即將在屏東登場, 邀請大小朋友一起走入這場充滿甜味的藝術饗宴。   傳播處表示,彼得安東的作品一向被視為當代雕塑中極具辨識度的存在, 在看海美術館這座貼近海岸、融合自然的空間中,甜點雕塑提醒我們,藝術的甜味從來不只是表面,每件作品閃爍著糖霜的光澤,並非純粹的「可愛」藝術,而是反映消費文化與情感依賴的本質,每一位觀者都將能在展覽中感受到快樂與慰藉。   《How Sweet甜的滋味》展覽自8月16日展至11月16日止,歡迎大家把握機會前往看展。更多展覽資訊請至 周春米縣長臉書、I屏東臉書、 屏東縣政府傳播暨國際事務處臉書、落山風之吹風看海地臉書,或《How Sweet甜的滋味彼得案東特展》官網( https://www.amazing-pingtung.com/howsweet ) 查詢。

  • 暢遊屏東「超遊感」! 恆春機場熱鬧開飛

    「屏東3D旅遊嘉年華-屏東超遊感」系列活動於8月16日起連續兩日在恆春機場盛大登場,縣長周春米率領5位飛行員駕駛超輕航機帥氣進場為活動揭開序幕,同時宣布今年結合陸、海、空,推出3天2夜限量套裝遊程,從深度文化體驗到刺激飛行體驗應有盡有,邀請鄉親把握機會,絕對別錯過!   「坐上輕航機,被風親吻的感覺非常美妙」縣長周春米表示,屏東擁有美麗的山、海美景,3D旅遊嘉年華已邁入第4年,此次陸、海、空遊程結合文化之旅推出套裝行程,不僅從屏北、屏中到屏南應有盡有,還能體驗輕航機,活動相當精采豐富,邀請鄉親們搭上嘉年華航線,共享屏東美景。   周縣長指出,如何讓恆春機場除了國防用途外,更兼具民間貨運、客運及旅遊功能,一直是縣府團隊努力的方向,她憶起時任立法委員期間,便於交通委員會中積極協調民航局推動相關事宜,如今感謝現任立委徐富癸的持續協助,未來將爭取更多資源,為機場注入活力,帶動地方觀光與產業發展。   立法委員徐富癸表示,過去已多次與縣府交通旅遊處、軍方及民航局召開協調會,他指出,目前嘉年華一年舉辦一次,希望在不涉及軍事機密的前提下,能朝常態化舉辦,不僅讓活動內容更豐富,也是許多飛行玩家的期待,未來將持續結合屏南觀光與交通建設,推動恆春機場多元化發展。   縣府交通旅遊處表示,這場年度旅遊盛事於8月16日至17日在恆春機場火力全開,除了萬眾期待的超輕航機飛行體驗,還有多項限定亮點,包含結合國防部特別展示軍用戰鬥直升機、首屆無人機足球爭霸賽,以及限定「飛行四格紀念照」體驗區,歡迎全台民眾一同共襄盛舉。   交旅處說,今年9至10月推出的「超遊感」套裝遊程已於6月份線上開賣,目前所剩名額不多,歡迎沒搶到首發團的民眾趕緊上網訂購,遊程同樣主打「上山、下海、飛上天」的屏東限定玩法,3天2夜行程原價超過2萬元,現在只需6,990元,手速要快才搶得到。   此外,恆春限定首發團於開賣首日即秒殺完售,吸引眾多去年參加過的遊客回流報名,也有不少新朋友經親友推薦慕名而來,而今年行程規劃更升級,特別安排墾丁後壁湖的船潛體驗、騎行穿越風光宜人的客庄小徑、東港豪華遊艇體驗,以及造訪「屏東最美博物館」的文化地標,讓旅程從海底到天際、從自然到人文,一次滿足。   縣府邀請遊客把握8月暑假時光到恆春旅遊住宿,參加「恆春旅遊購GO節」就有機會把汽車開回家,即日起至8月31日止,每月都會舉辦抽獎,只要選擇活動官網公告的合作店家訂房並入住,憑發票或專屬收據登入官網,就能參加抽獎,獲得豐富好禮。

  • 設計界 All Star 齊聚屏東 南國設計沙龍打造南方最強設計共學平台

    屏東縣政府為實踐「設計治理」,2025南國設計沙龍即將於9月登場,以「文化南國×設計前線」為主軸,一次集結台灣設計圈具代表性的十位重量級講師,堪稱規模最完整、陣容最豪華的設計人才培育行動。 「設計不只是美學,而是一種治理的語言。」屏東縣政府今年啟動「南國設計沙龍」,從9月至11月邀請來自視覺、包裝、產品、體驗等多元領域的頂尖講師輪番登場,攜手為南方注入源源不絕的設計力,也展現屏東如何以設計思維走在地方治理前線。 文化處表示,「南國設計沙龍」9月5日開幕首場講座由三金典禮視覺總監、究方社創意總監,和屏東非常有淵源的方序中領銜開講。講者陣容包括:屏東返鄉設計師方智弘、IF OFFICE創辦人暨包裝大師馮宇、影像設計創作者陳慕溪、工藝設計師吳孝儒、禮拜文房具主理人蔡孟仰,並壓軸邀請全台最具代表性的平面設計師聶永真,搭配包裝設計師黃國瑜、體驗設計顧問許博軒、互動設計師胡忻儀輪番上陣,一系列講座將展現設計與地方共構的多元樣貌,共同為南方設計種下行動能量。 南國設計沙龍9月5日開幕首場講座邀請「究方社」創意總監方序中領銜開講 知名設計師聶永真10月應邀於「南國設計沙龍」分享 文化處強調,縣府近年致力推動設計思考力導入公共建設、觀光景點、活動與社會溝通,成功翻轉南方印象,重新詮釋「屏東」為新地方品牌,並躍上國際舞台。 為深化這股設計動能,以「設計共伴、放大格局」、「美學導入、有感治理」為核心,打造「南國設計沙龍」為南方首座設計共學平台,透過交流與培力,持續將設計從視覺美感推展至公共治理、地方產業與文化思維的整體轉型。「要讓設計不再只是城市的專利,而是每個社區、每位農民、每一位公務夥伴都能使用的語言。」期帶動更多設計走入日常、深耕社區,翻轉地方的未來想像。 課程全程免費參加,邀請設計從業者、縣府同仁、農漁會夥伴、社區組織與一般民眾共襄盛舉,一起加入南國設計的行動現場。報名請上 https:// www.accupass.com/go/pingtungdesignsalon

  • 恆春旅遊購GO節成功送出3台汽車─你還在等什麼?

    恆春旅遊購GO節7月幸運得主現身領車 由屏東縣政府主辦的「恆春旅遊購GO節」熱力不減,自4月啟動以來話題不斷,連續3個月送出汽車、黃金與家電等大獎。8月份特別邀請到7月頭獎得主親自南下領車,幸運夫妻倆開心表示:「只是來墾丁曬太陽、吹海風,結果居然中了一台車!到現在還覺得像作夢!」,頭獎得主現身領車成為活動高潮,不只是幸運的展現,更象徵抽獎機制的公信力與透明度。 「恆春旅遊購GO節」以「一訂、二住、三登錄」三步驟簡單參加,鼓勵旅客選擇合法旅宿、留下美好回憶並登錄憑證,就有機會將汽車、黃金、家電等大獎帶回家!合作店家遍及六大鄉鎮,從背包客棧到質感民宿,選擇豐富,張張發票都可能是中獎門票。 本次8月的頭獎得主來自新北市,入住歸地灣旅棧後幸運中獎,將Honda HR-V開回家,成了這個夏天,最受恆春溫柔眷顧的旅人。 屏東縣政府交旅處表示,迎接仲夏到來,「恆春旅遊購GO節」串聯多項夏季特色活動陸續登場,《屏東超遊感》-Real Pingtung輕旅行,帶你看見屏東山海的3D立體之美、在鵝鑾鼻霸佔星星音樂會、至8月底還有墾丁雙層巴士活動《2025星夜南方行》等,從山到海、從文化到星空,豐富旅遊體驗,彷彿在告訴大家,恆春的夏天,不只熱,更讓人心動。 「恆春旅遊購GO節」 至8月31日前每月皆舉辦抽獎,參加方式很簡單,只要選擇活動官網公告的合作店家,向合作店家訂房並入住,取得發票或活動專屬收據,至活動官網登入憑證,就有機會獲得豐富大獎,活動詳情與最新資訊請上「恆春旅遊購GO節」官方網站 www.2025hcgo.com.tw 查詢。

  • 屏東縣原住民族紀念日音樂會邀五所部落國小孩童「唱自己的歌」

    為紀念原住民族日,屏東縣政府8月8日晚間在屏東演藝廳舉辦《唱自己的歌 semenay tua tja senay》古謠傳唱音樂會,邀請五所部落國小的孩子們用族語、和聲與童聲,唱出屬於他們的文化與勇氣,縣長周春米更驚喜登台與國內知名「Sure人聲樂團」共同演出,令現場賓客、觀眾深受感動,贏得熱烈掌聲。 屏東縣原住民族紀念日音樂會邀請 來自地磨兒國小、佳義國小、古華國小、高士國小、春日國小五所學校的孩子們站上舞台 「唱自己的歌」,開放索票後反應熱烈,許多族人也 穿上漂亮的族服出席, 共襄盛舉這場音樂盛宴。 周縣長表示,每年8月1日是「原住民族紀念日」,象徵1994年政府將「山胞」正名為「原住民」的重要歷史轉折,不過今年原住民族格外辛苦,屏東山區自7月28日起豪雨不斷,超過一週的連續降雨讓原鄉承受很大的挑戰與威脅,但也讓原鄉孩子更具韌性與勇氣,縣府藉由舉辦「唱自己的歌」音樂會,呈現豐富的原住民能量。   周縣長表示,古謠裡有原住民的語言與文化,族人的聲音真的是天籟之音,今年音樂會特別邀請在「屏東縣原住民族兒童合唱大賽」中表現優異的五所部落小學古謠隊、歌謠隊,並攜手知名的「Sure人聲樂團」演出,唱出部落與VUVU的聲音,縣府一直致力於推動原住民族文化,包括建設文化場館,如原百貨、屏菸1936文化基地-原民館,持續傳遞屏東9個原鄉的文化底蘊。 縣府原住民處長陳美鈴表示,此場音樂會演出曲目涵蓋排灣、魯凱等族群傳統古謠,原民學童以族語吟唱,唱出族群語言的雋永韻律與對文化的情感連結,這不只是一場演出,更是文化信念的共鳴,讓語言透過孩子的歌聲持續流動,期盼從小扎根族語教育,透過合唱、展演等形式,培養孩子對部落文化、語言的認識。

  • 靈媒文化幕後推手部落大學開課 肩負使命傳承排灣族傳統祭典

    春日鄉歸崇部落人神盟約祭第四日,靈媒群合影。 屏東縣政府舉辦《靈媒與她們的產地》特展, 揭開原住民部落古老信仰的神秘面紗。在部落大小祭儀中, 靈媒扮演族人與祖靈之間的橋樑,受到時代變遷與外來宗教影響,部落傳統信仰、靈媒制度面臨挑戰,出身於春日鄉靈媒家族的翁玉華,從協助具靈媒身分的母親開班授課到自己成為部落大學資深講師,推廣靈媒文化不遺餘力。   翁玉華(左)為《靈媒與她們的產地》諮詢顧問 屏東縣力里系部落去年舉辦五年一度的人神盟約祭(maljeveq),善靈駐守部落庇佑族人一年,今年即將迎來送靈祭(pusaw),恭送善靈回歸靈界,縣府原住民處表示,全台僅剩不到10個部落仍依排灣族傳統進行人神盟約祭,部落大學依族群規劃在地課程,講師翁玉華7月起開設課程「是結束也是開始-力里系部落送靈祭禮俗」,連續六週在歸崇聚會所授課,使學員學習到符合其文化脈絡的在地知識。   翁玉華的母親翁菊治,在世時為力里系的主祭靈媒,習俗規定靈媒隔代遺傳,翁玉華雖然不是靈媒,但從小陪伴母親執行各項靈媒工作,成為靈媒文化重要的幕後推手。「我只是一個推動者」她說,靈媒有所謂的師父,不過師徒間多以口傳記憶,有感於靈媒面臨斷層危機,她帶著錄音機、攝影機到祭場,記錄下祭詞、進行方式與其文化意涵,將母親抄寫的片假名轉為羅馬拼音,用書寫系統建立起繁複的歲時祭儀程序。   翁菊治在世時為春日鄉力里系的主祭靈媒。圖為《靈媒與她們的產地》展區的一角。 靈媒吟誦的祭詞,記載排灣族各部落的來源歷史、古老的南島語言、禮俗規範,包辦從出生到死亡、從個人到全部落,人類群體的各項禮節與祭儀,靈媒文化的復振,也代表了原住民文化的延續。 所幸,年輕一輩的族人加入傳承行列,新生代排灣族靈媒胡雅雯、力里族群文化協會總幹事蘇木良都是這堂課的助教,參與學員男女不拘,個個勤抄筆記,討論熱烈。   部落大學講師翁玉華推動靈媒文化不遺餘力 113年升立靈媒的陳秀珠也是學員之一,今年61歲的她表示,受到祖靈感招時身體病痛不斷、事事不順,甚至連她的家人也遭遇不尋常的事件,直到接受祖靈賦予她的靈珠,情況才好轉,即使習巫之路艱辛,她仍認為「必須要學」,除了跟著師父外,也要從各管道學習。   排灣族力里系maljeveq今年登錄屏東縣民俗類文化資產,力里系包括力里與歸崇部落,共有12位靈媒,靈媒人數比其他鄉鎮都多。翁玉華表示,人神盟約祭與送靈祭是排灣族唯二供俸祖靈的祭典,傳統領袖、祭司、靈媒、族人各司其職,部落組織的完整攸關祭儀文化的延續,她也坦言,早期西方宗教傳教的聲音很大,由於春日鄉北三村有五成以上的族人堅信傳統信仰,經過長時間的努力,「他們的聖誕節我們去,我們的人神盟約祭他們也可以參與」,才逐漸形成共融的環境。   原住民處表示,《靈媒與她們的產地》 特展揭開部落信仰,蒐羅縣內40多位靈媒的真實故事,即日起至10月26日在屏菸1936文化基地-屏東原民館展出,也同步在「開放博物館」數位策展上線,邀請民眾感受靈媒與祖靈同行的生命旅程。

  • 金曲陣容攜手民謠傳藝師 恆春150紀念專輯《春城小唱》搶先聽

    恆春古城建城150週年,屏東縣政府推出紀念專輯《春城小唱》,8月6日於縣府新聞室邀請金曲製作人李欣芸與恆春民謠藝師同台,搶先揭示專輯亮點與核心理念,透過世代攜手,讓古調唱出新的時代聲音。   縣政府文化處表示,《春城小唱》由李欣芸統籌製作,集結恆春半島民謠藝師與當代音樂人,以「古謠新唱」為概念,打造一張跨世代的聲音紀錄。專輯邀請吳登榮、陳慶松、黃却銀、張錦桂、張碧英等恆春民謠、滿州民謠保存者,以及藝生謝徐鳳玉與新生代習藝藝生潘宥任共同參與,從不同世代與創作視角,重新演繹恆春民謠之美。   專輯集結多位風格多元的音樂人參與,透過跨世代的合作,為恆春民謠注入新意。三金得主、台灣民謠大師陳明章演唱〈楓港小調〉,重新改編古調,融合現代編曲語彙詮釋傳統;金曲歌王桑布伊演唱〈思想起〉,帶來嶄新聽感。金曲獎台語歌后曹雅雯以細膩唱腔詮釋古調,呈現台語音樂與民謠的結合;金曲獎得主戴曉君則詮釋淒美版本的〈牛母伴〉,傳遞古調中的情感與張力。 入圍多項金曲獎的楊肅浩也參與演唱,注入新世代的聲音;恆春在地的浮可泰樂團,由謝徐鳳玉領軍,以民謠風格給予古調清新的感覺。《春城小唱》透過多位音樂人的參與,呈現恆春民謠豐富而多元的音樂樣貌。   屏東縣恆春民謠保存者陳慶松、吳登榮、黃却銀,今日於記者會上演唱專輯收錄的〈四季春〉、〈平埔調〉與〈思想起〉,展現恆春民謠的藝術價值與文化底蘊。現場也搶先試聽由陳明章改編的〈楓港小調〉,透過現代編曲語彙貼近年輕聽眾,與新生代音樂人潘宥任忠實詮釋古調旋律形成對比,突顯傳統民謠在不同世代中的詮釋與傳承樣貌。   右起:李欣芸、黃却銀、吳登榮、陳慶松、潘宥任 新世代潘宥任演唱「楓港小調」 《春城小唱》預計於11月正式發行,將同步推出實體與數位版本,並配合系列展演及推廣活動,邀請民眾一同聆聽、體驗恆春百年古城的文化新聲。

  • 屏東夏日狂歡祭 台糖加碼「爸」氣送愛縣府邀民眾快來呷冰 歡慶父親節

    屏東夏日狂歡祭自7月18日開幕至今已吸引超過65萬人次共襄盛舉,活動場地縣民公園前身為台糖糖廠,為歡慶即將到來的父親節並呼應這段珍貴連結,縣長周春米與台糖公司董事長吳明昌決定合作,宣布8月8日當天下午5時將加碼贈送1,000支台糖冰棒,以「爸」氣十足的行動,為辛苦的爸爸們送上清涼與驚喜的小心意!   縣府傳播暨國際事務處表示,屏東縣民公園前身為台糖製糖廠,隨著時代變遷與產業轉型逐漸式微,後期由縣府接手活化修復,成功轉型為親子共融的友善遊戲場,從年初的屏東燈節到夏季的屏東夏日狂歡祭,佔地寬廣的空間,已成為舉辦大型活動的最佳場地,展現結合在地歷史與創意的魅力。   傳播處指出,今年夏日活動全新升級,開幕以來獲得民眾好評,為感謝民眾的支持,縣府團隊與台糖公司攜手合作,將於8月8日下午5時整,民眾只要在社群網站打卡並HASHTAG「屏東夏日狂歡祭」,至活動服務台出示畫面,即可免費兌換一支冰棒,數量有限,送完為止,邀請大家帶著爸爸,一起獻上夏日的甜蜜祝福!   此外,為推廣「淨零綠生活」理念,環境部自5月起與天馬戲創作劇團合作,於多所國小與各地大型親子活動中巡迴演出,8月23日下午4點將於縣民公園糖晶體廣場演出,免費入場,歡迎大小朋友暑假來追劇,期待透過馬戲與歌舞表演,讓綠生活能夠走入日常生活。   縣府表示,夏日狂歡祭活動至8月31日止,活動期間皆免費入場(童話冰宮需索票入場),除週三為活動整修日,每日開園時間為下午3時至晚間9時,考量週五及週六人潮較多,延長至晚間10時。更多活動訊息請至「2025屏東夏日狂歡祭」官網,或「周春米縣長」、「i屏東~愛屏東」及「屏東縣政府傳播暨國際事務處」臉書,都能獲得最新資訊。

  • 原鄉接駁獲肯定 三地門幸福巴士奪交通部金運獎

    屏東縣三地門鄉公所幸福巴士歷經多輪評審,榮獲交通部公路局「2025幸福巴士金運獎」績優獎,三地門鄉公所自106年執行幸福巴士計畫,現以2條幸福巴士及2條幸福小黃路線提供鄉內民眾民行、就學及屏東市區就醫接駁服務,並持續依據民眾搭乘需求精進路線內容,完善幸福巴士服務品質,落實偏鄉行的正義並照顧民行需求。   縣府表示,縣府團隊持續改善縣內公共運輸服務,並配合交通部公路局推動公路公共運輸計畫,攜手中央及當地公所推動偏鄉「幸福巴士」政策,尤其原鄉地區因地處偏遠,長期交通不便,更是縣府推動公車改革的重中之重,目前縣內共有47輛巴士行駛49條路線,依照不同客群之需求,以提供最後一哩路的公共運輸服務為目標,強化居民與各大生活場域間的互動連結。   屏東縣三地門鄉公所幸福巴士及幸福小黃各2輛共4條路線提供服務,滿足民眾就醫、就學、採購及洽公等運輸需求,迄今已服務超過15萬人次,在量的提升外,鄉公所更配合鄉內大小活動辦理幸福巴士宣傳,在本次評獎的「服務績效性」、「多元幸福與服務品質」、「服務創新性」及「政策配合與地方政府參與度」等綜合評審標準中獲得肯定。   縣府交通旅遊處表示,本次交通部公路局「2025幸福巴士金運獎」歷經提案討論、參獎會議、實地訪查等多輪評審,本縣三地門鄉公所勇奪績優獎,服務品質有目共睹,縣府將持續輔導原偏鄉地區滾動檢討幸福巴士路線,只要當地有接駁需求,縣府都將全力支持,並積極爭取交通部公運計畫經費補助,維持基本民行權益,提供民眾所需要的公共運輸服務。

  • 從教室走向自然! 屏東再添7所「臺美生態學校」認證校園

    長榮百合小學校長與臺美生態團隊合影 在環境部、美國環保署與美國國家野生動物協會三方攜手推動的「臺美生態學校夥伴計畫」下,屏東縣政府積極響應倡議,致力打造友善生態與永續發展的學習環境。今年再新增7所學校通過國際認證,展現屏東在深耕生態永續教育上的豐碩成果。屏東縣長周春米於縣府主管會報中親自頒發「臺美生態學校認證」獎牌,公開表揚獲獎學校,並感謝全體師生及社區的共同投入,為屏東打造一座座綠意盎然、理念實踐的生態校園。 環保局表示,今年新增7所通過認證的學校,分別為:綠旗學校(瑪家鄉長榮百合國小、新埤鄉餉潭國小)、銀牌學校(塔樓國小、田子國小)、銅牌學校(大光國小、林邊國小、滿州國中);這是屏東縣師生與社區共同努力的成果,也反映出環境教育在校園的深度扎根與持續推廣。 臺美生態學校認證制度借鏡美國生態學校的三階段標準(銅牌、銀牌、綠旗),並依臺灣本地教育環境進行在地化調整。截至目前,屏東已有29所學校取得臺美生態學校認證,包括2所綠旗學校、13所銀牌學校與14所銅牌學校,顯示屏東在環境教育領域深耕多年、成果斐然。 位於瑪家鄉的長榮百合國小,早於111年便獲得綠旗認證,今年再度通過複審,榮獲「綠旗R1」資格,意味著再添一面綠旗,朝「永久綠旗學校」更進一步。該校由學生組成「部落會議」,以永續食物、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遷為核心,策劃並實踐多項環境行動,結合原住民文化智慧,課程展現學生主導、社區參與與跨領域整合,由學生分享則透過不同的創意方式,如製作校園生物多樣性圖鑑、動物習性觀察圖,以及繪製出現於校園不同場域的小動物分布板,堪稱全台環境教育的表率。 長榮百合國小校外教學 長榮百合小學於校外擺攤分享成果 首次榮獲綠旗認證的新埤鄉餉潭國小,擁有百年歷史,自2017年轉型為公辦民營實驗教育學校後,積極推動多元課程與環境智慧學習,並以「貓頭鷹」為校園識別。學生利用廢棄材料製作鳥巢箱,觀察並保育本地鳥類,另開展「廚餘再利用」活動,課堂廢棄茶葉的復活記,課程亦結合在地繪本與閱讀活動,將生態理念融入日常教學與社區生活,展現偏鄉小校的創新實力與教育韌性。 餉潭國小至社區分享生態宣言 餉潭國小臺美生態隊員朝會分享 另其他獲獎學校特色,有塔樓國小校園碳盤查、田子國小智慧校園節能行動、大光國小淨零綠生活、林邊國小學漁樂水永續林邊及滿州國中校園植栽定向越野活動等,皆獲得肯定。 田子國小校外教學 大光國小淨灘活動 林邊國小永續漁鄉 塔樓國小土壤盤查 滿州國中生態之旅 縣長周春米表示:「環境教育不僅是課堂教學的一部分,更是通往永續未來的關鍵起點。」縣府將持續透過環境教育輔導團與相關資源,協助更多學校加入「臺美生態學校」行列,鼓勵教師深化課程設計、引導學生走出教室、走進自然。希望每一位學生都能在生活中培養環境倫理與行動力,將所學延伸至家庭與社區,形成正向循環,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4「優質教育」與SDG17「多元夥伴關係」相接軌,讓教育成為地球永續的關鍵推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