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以空白搜尋找到 1186 個結果
- 2025世界競速溜冰錦標賽 屏東展運動實力包辦金牌!
屏東籍選手劉懿萱(左)、林欣妤(中) 於2025世錦賽成年女子組3,000公尺接力賽摘銀(照片來源_中華台北滑輪溜冰協會粉絲頁) 2025世界競速溜冰錦標賽9月21日於北戴河落幕,臺灣隊本屆以2金6銀5銅成績,世界排名第六名作收。臺灣隊首日就靠著屏東籍選手郭立陽在成人男子200公尺奪金開出紅盤,賽事最終日,又在劉懿萱領軍下再添1面金牌,屏東籍選手展現「有始有終」的堅強運動實力,在世界舞台為臺灣隊包辦2面金牌。 世界競速溜冰錦標賽 是每年一次的最高等級國際性賽會,選手人數最多,難度等級也最高。2025年世界競速溜冰錦標賽114年9月13日至21日於北戴河舉行,共有44個國家500餘名頂尖選手齊聚競逐世界冠軍。本屆臺灣隊共派出32名代表隊選手,其中有9名是屏東籍選手,屏東籍選手不僅人數最多,成績也是最好,為臺灣隊貢獻2金2銀2銅的亮眼成績。 郭立陽賽事首日於200公尺計時賽奪金,突破台灣隊男子組隊史成績,摘下首面金牌,意義非凡;成年女子組林欣妤、劉懿萱、李孟竹則於賽事中展現絕佳默契與意志力,攜手在3,000公尺接力賽奪得銀牌;而另一位屏東籍選手蔡佳妤,也在同項目青年女子組勝出摘銅。 郭立陽於2025世界競速溜冰錦標賽摘金(照片來源_中華台北滑輪溜冰協會臉書粉絲頁) 2025世錦賽42公里馬拉松賽中,劉懿萱(中)勇奪金牌,施沛妤(左)摘下銀牌,李孟竹(右)獲得銅牌。(照片來源:滑輪溜冰協會Facebook) 單圈爭先賽,劉懿萱獲銀牌(中)(來源:滑輪溜冰協會Facebook) 賽事最終日,臺灣女將在馬拉松項目更展現絕對實力,在團隊策略發揮下,直接包辦前4名,亞運國手劉懿萱,在馬拉松項目最後800公尺突然加速,突破哥倫比亞重圍,拉開領先距離,帶領隊友施沛妤、李孟竹、李巧容,直接包辦前四名。馬拉松賽是場集結意志力、技巧與體能的挑戰,劉懿萱睽違9年再次於世錦賽馬拉松項目奪金,一路走來,全憑「相信自己」的信念。 屏東縣政府表示,選手於世界舞台展現無與倫比的毅力與實力,令人感動,也再次證明屏東在滑輪溜冰領域的強勁實力。縣府近年來建置潮州國際滑輪溜冰場,同時推行四級五區體育人才培育制度,整建各項館舍設施,提供優質訓練環境,期待屏東選手在短暫休息後,持續挑戰自我、站上更高舞台,為國爭光。
- 青年生力軍投入長照行列 打造屏東成為安心共老城市
在台灣,長照工作過去常被簡化為「把屎把尿」,甚至被視為低薪、低尊嚴的工作。事實上,長照融合多種專業素養,不僅要熟悉翻身、移位與拍背等身體照顧技巧,更需要敏銳觀察長輩身心健康狀況,並支持家屬面對照顧壓力,必要時通報與連結資源。如今,越來越多年輕世代選擇投入其中,以熱情與專業為屏東長照產業注入新動能。 縣府長照處指出,目前屏東65歲以上高齡人口比率已達21.21%,照顧人力需求逐年增加,長照職缺涵蓋照服員、護理師、社工、營養師、治療師、行政人員等,廣納不同專業人才,甚至提供高薪職缺。藉由青年生力軍的加入與經驗分享,不僅展現了屏東長照產業的溫度與專業,也讓長照成為一條具有尊榮與希望的職涯道路,歡迎更多年輕人加入屏東長照大家庭,與大家一同打造「安心共老的幸福城市」。 「把照顧變成社區的力量!」28歲的邱心怡,大學念觀光系,畢業後曾短暫從事保險業,因母親有10年的居服員經驗,加上哥哥為重度身障、爺爺年邁,她毅然與母親在新來義部落開設家托站。初期母女理念不合,一度身心俱疲,經過一年的磨合與不斷溝通後,才逐步找到合作的默契。 邱心怡與母親在新來義部落開設家托站 28歲的邱心怡細心照料重度身障的哥哥 她表示,許多青壯年長期外出打拚,留下長輩與孩子亟需照顧,家托站就像「長輩的保母」,在自家住所提供餐食、沐浴、復能與陪伴,讓長輩自在、讓家屬放心。邱心怡鼓勵年輕人,不要害怕一開始的不熟悉,志工、實習、兼職都是好入口,等找到熱情與節奏後,將會發現這是一條雖辛苦卻很有價值的路,希望有更多年輕人勇敢投入,不要覺得長照只是低階工作,其實現階段正是改變世代觀念的時刻。 「解決問題就是最大的成就感!」同樣28歲的賴瑋苓,本身是物理治療專業,21歲就投身長照,目前擔任居家長照機構的督導員與管理職務,每天除了安排班表、行政協調,還要進行家訪、電話訪視。她分享一個難忘的案例,某家庭父母雙雙臥病,弟弟為身障個案,竟有三人同時需要長照,所幸透過出院準備、居家無障礙設施與喘息服務介入,讓照顧壓力大幅減輕。 賴瑋苓發揮本身物理治療專業讓居家服務更貼心 「我的工作不是單純管人,而是跟大家合作,把問題解決掉。」賴瑋苓強調,長照工作雖繁瑣,但薪資穩定、休假正常,更重要的是「它讓你每天都能感受到自己被需要;而你的一步,也可能是他們的希望」。她也鼓勵年輕人,長照工作是一份能累積專業、收穫尊嚴與自信的職業,能帶來很多原本意想不到的回饋。 一位接受服務的案主家屬感動地說:「如果沒有這些年輕照服員,我根本無法一個人撐下去。謝謝他們不只是幫忙照顧,更是給了我們家庭希望和力量。」另一位長輩也表示:「孩子們耐心又貼心,像自己的孫子一樣,讓我每天都很期待他們來。」
- 2025半島世界歌謠祭熱鬧辦桌 8國團隊齊聚音樂盛宴
2025半島世界歌謠祭策展主題「半島來辦桌」 2025半島世界歌謠祭將於10月15日至19日在恆春西門廣場登場,呼應「半島 Bandoh,Let’s Folk Rock!」活動主軸,邀請日本、澳洲、義大利、美國、英國、法國、馬來西亞及臺灣等8國團隊,並集結在地民謠傳藝師、民謠協會、社區及學校共襄盛舉,世界彈撥樂器大匯演,以輕搖滾翻玩民謠,唱出屬於半島的律動與滋味。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表示,今年恆春建城150周年,半島世界歌謠祭以「半島來辦桌」為策展主題,以月琴為核心、以歌謠作菜、以音樂設宴,讓世界聲音齊聚半島,展開跨文化交流。 18日晚間7點登場的亮點主秀「Let’s Folk Rock!月琴來辦桌」,由金曲得主戴曉君為音樂總監,攜手民謠傳藝師、藝生及民歌手,以月琴為主場,聯手來自澳洲、擁有精湛技藝的日本三味線演奏家Noriko Tadano,以及在美國達人秀爆紅、喚醒傳統樂器搖滾野性的旅美音樂人NINI,透過不同彈撥樂器的民謠個性與輕搖滾性格,重新演繹恆春半島傳統歌謠,同時帶來精彩的世界音樂創作。 2025歌謠祭亮點主秀由金曲獎得主戴曉君領軍,偕民謠傳藝師、藝生等共同演出 2025歌謠祭亮點主秀邀請來自澳洲的日本三味線演奏家Noriko Tadano 2025歌謠祭亮點主秀旅美音樂人NINI,呈現民謠的多元 金曲獎歌手戴曉君(後排左)與國際團隊演出 每年活動深受民眾喜愛的世界音樂盛會,今年以全球彈撥樂器大匯演為主題,邀請來自歐洲、美洲、亞洲等團隊,帶來超過10種彈撥樂器精彩演出。 義大利民謠四重奏Suonno d’Ajere帶來曼陀林和拿玻里吉他;馬來西亞Tuni Sundatang帶來婆羅洲沙巴吉他;成員橫跨美國、法國與臺灣的Bazaar中東爵士樂團,帶來中東樂器之王烏德琴;以藍調和搖擺爵士聞名的泥灘地浪人,帶來美式斑鳩琴與曼陀林;來自美國、結合搖滾與三弦、阮琴、柳琴、電琵琶音色的NINI Music;以及靈活切換音樂語彙的客語饒舌歌手Yappy、充滿魔性海口味的阿美族搖滾樂團漂流出口等多國團隊輪番登場,為半島世界歌謠祭帶來瑰麗的音樂色彩。 此外,由打狗亂歌團副團長王煌鵬擔任導演的半島舞臺特製節目「半島上菜秀」,結合辦桌主題,以灶跤文化為軸線,融合民謠、七字仔詩、總鋪師文化與創意打擊,同時集結恆春半島民謠協會、舞團、太鼓團、地方團隊共四十餘人參演,於17日下午4時登場,邀民眾一同逗鬧熱。 文化處表示,為期五天的活動,有世界音樂盛會、特色市集、民謠大賽、國際交流工作坊等豐富內容,歡迎全台樂迷與遊客來到恆春半島作客,共享音樂盛宴。
- 響應全國古蹟日 屏縣免費開放文資景點
響應全國古蹟日,屏縣王船文化館9月20、21日免費參觀 文化部文資局以「文資有聲.時代共語」為主題,9月20日至21日於台中文化資產園區舉辦「全國古蹟日」活動,屏東縣也推出活動響應,免費開放平時收費的屏菸1936文化基地常設館、屏東王船文化館,以及私有宅第佳冬蕭家古厝,邀請民眾走讀文化資產場域,親近屏東的人文歷史。 配合今年「全國古蹟日」,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開辦「屏東文資傳匠工坊」,培育古蹟修復人才與技藝傳承。繼8月底邀請劉源生、陳其威匠師帶領學員走訪勝利星村遺構公園,認識日式眷舍建築的結構與特色。接續9月20日在屏菸休息站辦理「走進歷史現場.認識文化資產」講座,聚焦屏東市崇蘭蕭氏家廟,分享傳統建築如何轉化為社區文化亮點。 「屏東文資傳匠工坊」帶領學員認識文化資產 文資所指出,屏縣文化資產瑰麗多元,今年適逢恆春建城150週年,縣府舉辦一系列相關活動,邀全國遊客深入體驗恆春半島的古蹟風華;此外,屏菸1936文化基地常設館、屏東王船文化館、佳冬蕭家古厝,也配合古蹟日活動當天免費參觀。 屏菸1936文化基地 另由嘉義縣市、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臺東縣及澎湖縣共同響應的南方治理平台「跨古論今.低碳綠行大南方」,透過串聯古蹟、聚落與歷史建築,鼓勵民眾一起體驗歷史與低碳旅行。活動在9月底前推出集章活動,凡於屏菸、勝利星村、王船館及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集滿2個章,即可兌換好禮。相關資訊可上屏東縣文化處官網查詢。
- 娃娃金智娟、周治平勝利星村開唱 邀您一起追憶青春歲月
屏東縣政府9月27、28日舉辦「追憶青春・民歌開唱」,以經典民歌為主軸,結合音樂演出、復古舞會與風格市集,讓勝利星村化身民歌時光機,邀請不同世代在歌聲裡重溫青春記憶,唱出專屬的年代情懷。 縣府文化處表示,活動特別邀請金曲歌后、搖滾民歌代表金智娟(娃娃),與溫柔情歌詩人周治平於9月28日教師節壓軸登場。兩人將帶來〈飄洋過海來看你〉、〈青梅竹馬〉、〈那一場風花雪月的事〉、〈就在今夜〉等多首膾炙人口的金曲,陪伴觀眾一同重返黃金年代。 9月27日活動同時邀集屏科大民謠吉他社表演,以及Swing Dance復古搖擺舞會,邀請大家穿上復古造型隨音樂搖擺,參與這場屬於老派浪漫的青春舞會,提前報名還有精彩好禮,歡迎民眾共同參與這場跨世代的復刻派對。 一連兩天「舊好勝市集」活動時間從下午3時至9時,除了欣賞民歌,更集結復古選物、生活文創小物、風味美食,現場更設有經典拍照打卡區,讓民眾不只聽歌,更能沉浸式走入民歌年代的風格日常。 文化處說明,為向辛勞的師長致意,教師節當天凡持教師證至現場報到,即可獲得市集100元現金抵用券乙份,歡迎老師們走進星村,在音樂與生活中,放慢腳步、享受片刻悠然。更多活動資訊請關注勝利星村臉書及屏東縣政府文化處官網。
- 墾丁大街人行空間改善完工 屏縣府推臨停新制迎接連假人潮
屏東縣恆春鎮墾丁大街是遊客旺季遊憩熱點之一,平日遊客絡繹不絕,每逢假日道路兩側所擺設攤販更成為夜間遊憩勝地,旺季因人潮密集,經常須實施交通管制措施並縮減車道,然而道路兩側並未提供完善人行及臨時停車空間,導致外側車道經常因裝卸貨或臨停行為而受阻,迫使遊客於夜間擺攤後只能走在車道上,不僅影響行車效率,更造成行人安全疑慮,降低觀光品質。 為改善此問題,屏東縣政府於113年12月啟動「墾丁大街人行空間改善工程」,範圍自台26線墾丁大尖山停車場至福華渡假飯店,全長約1.41公里,總經費達5000萬元。工程於114年8月竣工,以「人本思維」重新規劃車道配置,增設安全舒適人行空間,並強化用路秩序,提升人車通行安全與遊憩體驗,重塑墾丁大街觀光風貌,推動恆春半島觀光永續發展。 同時,縣府於墾丁路公園路口至大灣路口試辦12處臨停空間,鋪面採綠色帶狀與三色幾何圖形設計,搭配醒目告示牌,改善以往臨停無序、併排甚至占用車道的問題。臨停原則為:日間開放汽、機車短暫停放,每次限停20分鐘;夜間17:00至23:00禁止臨停,專供行人通行,以確保夜間遊憩安全。 縣府表示,因應9、10月連續假期即將到來,墾丁大街勢必湧入大量觀光人潮,特別加強宣導新制,提醒駕駛朋友「臨停可行,但須按規定使用」,違者將依法取締。相關資訊也透過廣播、媒體及網路平台加強宣傳,確保連假期間人車動線順暢,遊客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中盡情享受墾丁的觀光魅力。
- 屏東崁頂百年古厝「圍內靜好」勇奪國際獎 展現低碳藝文魅力
屏東縣社區發展在「屏東縣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推動下,近年屢獲國內外設計大獎肯定。今年由屏東縣熱情森巴鼓協會以「圍內靜好」為主題,榮獲 2025 法國設計獎室內設計類金獎及2025 謬思設計獎室內設計類金獎,為屏東在國際舞台再添亮眼紀錄。 「圍內靜好」位於崁頂鄉圍內村,原為地方老鄉長的書房與私宅,擁有逾80年歷史與濃厚藝文底蘊。計畫以「地方創生 × 社區活化 × 低碳旅遊」為核心,透過兩期改造工程,串聯戶外景觀、古厝修復與文化展示功能。第一期改善通行動線、鋪設步道、設置戶外座椅;第二期則修復古厝牆面、導入自然採光,保留榻榻米式空間與原家具,並加入竹編屏風、藝術彩繪牆等設計,營造傳統與現代兼容的藝文氛圍。 屏東縣長周春米表示,在縣府、樹德科大團隊與社區規劃師的共同努力將「圍內靜好」不僅保存了地方的文化記憶,也將百年老宅轉化為居民與旅人共享的藝文場域,透過低碳材料與在地工藝,讓空間在永續理念下重獲新生。戶外亦設有自行車區及低碳旅遊意象裝置,串聯崁頂鄉的旅遊動線與景點,成為結合環境教育與社區交流的重要據點。 空間啟用後,不僅吸引居民日常泡茶聚會,也成為周邊鄉鎮夥伴、學校師生參訪交流的新平台。從老屋到藝文館舍的轉變,象徵著社區在保留、修復與創新的平衡中找到前進的力量。 法國設計獎(French Design Awards) 隸屬國際獎項協會(IAA)的重點設計賽事,主要在表彰室內、建築、產品、包裝設計以及概念領域,倡導大膽、創新和非凡,鼓勵突破界限,將創意、功能性融合到設計中。美國繆斯設計大獎隸屬國際獎項協會(IAA)的重點設計賽事,以發掘全球設計謬思為宗旨,共分為建築、景觀、室內等十大設計項目。「圍內靜好」的得獎,展現屏東社區在國際舞台上,持續以在地精神與永續思維,創造出感動人心的生活美學。 2025法國設計獎得獎資訊連結處 : https://frenchdesignawards.com/winner-info.php?id=3452 2025謬思設計獎得獎資訊連結處 : https://design.museaward.com/winner-info.php?id=32319
- 踅商展 足趣味
談古說今話商展 商展不是夜市,不要傻傻分不清。 屏東縣好多鄉鎮有商展。其中水門商展規模,從185、187縣道十字路口,綿延到瑪家鄉北葉國小,近一公里兩百多攤。長治鄉長興國小附近則有迷你版,不到一百公尺十餘攤,一樣有吃喝有玩樂。 別以為商展是夜市,或是下港專有。其閩南語發音近似「熊電」(siong-ti),是從日文「しょうてん」(商店)而來。跟閩南語叫麵包「麭」(phg),與日文「パン」(麵包)發音幾乎一樣,都是閩南語中常見的外來語。 商展是日治時期流行的促銷手法。1920年前後全臺都可看到這種露天流動市集,較具規模者甚至會搭起牌樓,穿插藝閣競賽、傳統音樂演奏等節目搶市。臺灣首家百貨公司「菊元百貨店」開幕前,商展即在各州廳熱鬧舉行,一直沿用至今。 它跟夜市在特定街區範圍,每周營業三或四晚,以吃食為主不同。商展多在特定路段沿街擺設,每周一晚至多兩晚,攤商從鄰近鄉鎮趕來,流動性更高,彷彿入夜後的嘉年華會,吃喝玩樂都有。 屏東縣早年最知名的商展在屏東市,每周四六沿廣東路擺攤,全長餘八百公尺,極盛時甚至擴及仁愛路等周邊道路,號稱南台灣最大。但後來被遷至瑞光路集中營業,正名為瑞光夜市,2021年已熄燈。 商展是Local的,是熱鬧的,更是屏東最特殊的街頭風景。躬逢其盛,別錯過! 屏北 水門商展 水門商展從內埔鄉一路擺到瑪家鄉北葉國小前,近一公里逾200攤。是南台灣規模盛大的商展之一。 專業裁縫露天修改 300元以上免修改費見到這配備 即便試衣間再不舒適也忍了 每到周六傍晚,約五點半後即有攤商陸續開小發財車進場。入夜後人潮湧入,晚上七點到九點是營業高峰,川流不息。部分排隊名攤,九點多即掛牌宣告「完售」,有些蚵仔煎攤,沒有蚵仔可煎只剩蛋(煎)也很常見。 欲前往水門商展可走台24線省道,過水門轉運站後右轉,不到一公里即可抵達。十字路口一邊是7-11對面是金三地綜合五金百貨,都是明顯地標很好找。 不過不管騎車開車,切記不要看到人潮才找車位。附近有多處收費停車場,停一晚30元。妥妥停好,即可展開周末夜自我放縱闔家歡樂同行笑鬧的行程。 入口的可莉餅車是第一家排隊店,入夜後即會看到人潮如貪食蛇般綿延,取號排隊等個三四十分鐘是稀鬆平常。往下走,泰式奶茶、九龍城香港茶、新疆烤肉串、日式壽司、韓國五花肉泡菜卷、台北深坑臭豆腐……簡直到了小吃聯合國。只有意想不到,沒有吃不到。 商展消費平民,手搖等冷熱飲冰品多在50元上下,牛排、養生藥膳鍋等煎烤燉煮則在100元上下,種類繁多的壽司,不管赤身白身或光物,師傅現場炙燒,一貫只要30元,結帳時還會附上芥末醬油跟小紅碟。 水門商展近年知名度越來越高,相鄰腹地也開出新商機。除了吃喝以外,空氣槍、BB槍等射擊遊戲,彈珠檯、套圈圈、戳戳樂等等遊戲攤位一樣不少。北葉國小前的一個遊戲攤,從年輕夫妻攜手跑商展養家,擺到現在已是嬤孫各顧一攤。 最令人驚奇的是,竟還有快兩樓高的氣墊城堡。溜滑梯上是一隻史前巨獸,像寶可夢遊戲中快龍與火恐龍的綜合體。一旁還有小紅椅,可以讓走累的家長遛小孩兼休息。此外,還有些堪稱怪奇的攤位,有一攤專賣盲包。商品都是未拆封的退貨包裹,每100公克39元。老闆說內容物是什麼他也不知道,花小錢買大驚喜。 此外,還有取名花花世界的攤車,從洋紫荊賣到鹿角蕨、多肉,簡直把商展當假日花市擺。有時不免懷疑「到底是誰逛商展還買花回家」,但別懷疑,真有人邊吃香酥雞邊觀賞。走累了,有艾草暖薑溫罐按摩。上衣掀起來翻到肩膀,坦率露出啤酒肚,街邊就可以除寒去濕、理氣溫經。 水門商展在內埔、三地門及瑪家三鄉包夾之地,堪稱山腳下的市集。逛商展時可遙望土雞城、創意料理店、仿宮廷食堂等特色店家,在山腰閃閃放光。想融入在地有心法,其一,穿著夾腳拖涼鞋套件T恤來就好,這裡沒Apple Pay,但現金也不用帶多,一口袋零錢夠吃喝一晚了。最後,把心打開!這裡沒有必比登,拋開評比心,好吃好玩就夠頂,不虛此行。 屏南 恆春商展 恆春商展集市近半世紀,不到300公尺短短一段,匯集百餘個攤位。論規模擠不進排行榜,但精彩度超乎想像。 每周日開賣的恆春商展,下午過五點即陸續有攤販進場。當地沒有交通管制,但六七點後人潮湧入,會自然形成徒步區,一波波人潮在街區漫延。 第一次來踅商展困擾的絕對是停車,商展附近是恆春老街,巷道路窄,有時連會車都難,何況停車。不過若停車運夠強,偶爾在南門附近還是找得到停車位。最不濟是前往恆春立體停車場,Pa好車繞過轉運站,沿老街一路散步過來其實也不過10分鐘。 恆春商展早年被視為「在地人个灶跤」,一到假日,水底寮甚至更遠的攤商都趕來,在地人休假最後一晚懶得煮常以商展小食打發。老雜貨店義昌號在福德路上,老闆一家周日晚上即常以泡麵配商展,有炸物還有滷味,看起來豐沛,更要緊的一家孩童吃了都開心。 近年很多觀光客慕名而來,萬聖節前就有年輕人兼程從高雄市南下,奇裝異服,更有情調。這裡吃喝都平價,來一包地瓜球、豆乳雞,邊逛邊吃,甚至當街入座,在天后宮牌樓下大啖夜市牛排豬排,露天野市氛圍格外迷人。待餐時可以看一下鎮廟「狛犬」,祂們是守護日本神社的靈獸,並非宮廟常見的石獅。日治時期留傳至今,相傳集合獅子與犬的特徵,厲牙未外露,雙耳直立,腳未踩繡球,全臺僅見,只有商展時才能在廟埕與其共餐,絕無僅有。 除了外地觀光客,在恆春踅商展走沒幾步就會看到外籍遊客,要說「這裡是外國觀光客最多的商展」應該不為過。從宜蘭花東一路走遊到臺灣最南的Anthony Bendeler,常席地而坐擺出打賞箱。不管刷手碟或吹長笛,都讓颳起落山風的街頭平添空靈感。像他一樣的外籍街頭藝人還有二三位,在其他鄉鎮的商展難得一見。 這裡什麼必吃必喝?每人選擇不同。有人專挑排隊名攤如佳承煙燻、墨醬章魚燒、老點地瓜球、楓港武厚茶……看到人龍就+1。 但也有些老闆以挑戰創新為樂。有一攤章魚燒,即把一整尾章魚擺在麵糊上,連觸手都看得到,形同挑戰視覺與味覺,也是人龍長排。至於默默Q蛋臭鬥福更不用說,把炸得酥脆的臭豆腐開個口,塞進四分之一塊炸得一樣酥的皮蛋,一次集結外籍人士最驚恐的臺灣小吃,但隊伍排了十餘公尺,連外國人都有。 恆春商展因規模小,攤位重覆性不高。可能地處偏遠,不時還可見到南漂青年推出創意小攤,甜甜圈漢堡、酸種麵包都出現過。 跟其他鄉鎮商展相比,恆春吃喝攤較多,雖也有手機包膜、髮飾包包,但數量不多。天氣較好或碰上連假,恆春基督教醫院附近的恆春製糖所空地也會爆場,打彈珠檯、戳戳樂等遊戲攤位一樣不少。要說還有什麼可挑剔,大概是一周只有一晚,但也因此才珍貴。難得出遊碰上了,絕對是此行的一期一會。 出處:屏東觀光 Meet Pingtung 2025冬 電子書: https://www-ws.pthg.gov.tw/Upload/2015pthg/meetpingtung/202512/mobile/index.html
- 提升屏東縣香蕉產業韌性 縣府針對香蕉防風支柱再加碼補助1/3
屏東縣香蕉產量占全台之冠,因應全球氣候變遷,為提升香蕉產業的韌性,農業部農糧署9月公告專案,針對受災土地具產銷履歷或有機驗證的蕉農補助香蕉防風支柱二分之一,縣長周春米9月15日宣布屏東縣加碼補助三分之一,呼籲符合資格的農民自即日起至10月31日止,把握時效向在地農會提出申請。 周縣長表示,屏東香蕉種植面積共計4,082公頃,年產量約10萬336公噸,自7月歷經丹娜絲颱風、0708豪雨、0728豪雨、楊柳颱風等連日大雨,香蕉損失面積將近2,803公頃、損失金額超過2億,面對極端氣候的挑戰,應從前端建置更具韌性的農業環境,而香蕉栽培運用防風支柱作為支撐,勘災時可看出錏管及鋁鋅管的支撐力比竹管防護效果好,有效避免強風造成香蕉植株倒伏,因而向農業部極力爭取補助。 周縣長表示,感謝農業部快速公告「114年農業天然災害農業部專案補助香蕉復耕作業程序」,補助的防風支柱為錏管(鍍鋅)及鋁鋅管(附帶防鏽烤漆),農業部專案補助二分之一,縣府再補助三分之一,也就是說農業部最高補助每支120元、縣府補助最高每支80元,政府共補助最高每支200元,香蕉防風支柱每支240元至300元不等,將能有效減輕農民朋友的負擔。 迦登果菜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陳卉蓁表示,農民從買苗到植株生長的過程中,若有錏管等防風支柱的補助支持,大大減輕農民負擔,有助於鼓勵農友們繼續從事香蕉種植。 農業處表示,取得本(114)年農業天然災害證明文件的香蕉農友,且受災土地須取得產銷履歷或有機驗證,可請領防風支柱補助,支柱尺寸標準詳如農業部公告,有需求及符合請領資格的蕉友,自即日起至本年10月31日止向受災土地所在地農會申請,再由本府送農糧署審查。 農業處表示,屏東香蕉平均每公頃可種1,700-2,000株,種植鄉鎮遍布全屏東,內埔、南州、新園、潮州、竹田、高樹、里港、鹽埔等鄉鎮,品質優良口感香甜,全年皆可生產,為校園學童及家庭常見的餐桌水果,同時為外銷日本的主力果品,屏東香蕉外銷量今年統計至9月12日止,外銷量188公噸,其中外銷日本約184公噸,足見屏東香蕉具有國內及國際競爭力,且果品品質優質及產量穩定至為關鍵。
- 「屏東激安」美食短影音競賽揭曉 《屏東最鼎昌號》奪冠
由屏東縣政府舉辦的「屏東激安」美食短影音徵選競賽,9月15日公布得獎名單,來自彰化縣的網路創作者陳宗偉以《屏東最鼎昌號》從155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影片以浮誇的演技及詞曲創作來闡述追逐美食的渴望,並傳遞店家甜點的特色和製作理念,詼諧搞笑的風格令人捧腹印象深刻,一致獲得評審青睞,勇奪冠軍獲得5萬元獎金。 縣長周春米表示,參賽者能在15至90秒內精準捕捉屏東美食的魅力,不論是古早味、中式、西式或創新料理,都引人食指大動,不僅展現新世代的創作能量,更突顯屏東甜品美食的多樣性與高CP值,歡迎大家來屏東規劃美食之旅。 屏東縣政府去年首度舉辦「屏東激安」競賽,「激安」一詞源自日語,意為「平價」,象徵高性價比的美食,鼓勵民眾發掘各鄉鎮的特色美食,不需專業設備,人人都能拍出獨具風格的短影音。而統計去年參賽作品在各社群平台觀看次數,累積達527萬次,成功創造話題,還吸引不少民眾慕名造訪得獎店家,成為屏東美食小吃的指南。 今年競賽投件數更勝去年,共吸引155件作品參加,參與者不只屏東縣在地民眾,還有來自台北、新北、台中、苗栗、彰化、台南、高雄等地;作品涵蓋里港、萬丹、竹田、內埔、潮州、萬巒、東港、車城、恆春、新埤、瑪家、霧台等鄉鎮,從紅豆餅、雞蛋糕、甜甜圈、雙糕潤、黑糖糕,到燒冷冰、愛玉冰、豆花、烘焙麵包等,琳瑯滿目,每一樣都讓人想大吃一口。 參賽影片經過初選,有36件進入複賽,除了由參賽者各自發表在社群平台比拼網路聲量外,並邀請 美食作家「私廚女王Irene」胡碧玲老師及暢銷書作家高敏敏營養師等人 擔任決選評審,兩人皆透過社群分享心得, 胡碧玲說「屏東真的藏了好多平價又厲害的小吃,光看影片就覺得幸福滿滿~只想立刻衝去屏東,把影片裡的美食一網打盡!」,高敏敏也分享「每支影片不僅讓我看到屏東在地美食的多樣性 還有滿滿的創意與驚喜❤️,看完真的會忍不住想立刻衝去吃甜點耶!」 激安美食評審高敏敏 激安美食評審胡碧玲 有趣的是,評審團觀察到入圍的36支影片中,有幾間店家也受到參賽者的青睞,例如屏東市的「仙目豆花」、「鼎昌號」、萬丹萬崧黑糖糕等,每間至少有2-3件作品選擇做為拍攝對象,意外成為「屏東激安」競賽的高人氣店家,更讓人想去嚐鮮。 最終,評審團依主題契合度、創意獨特性、拍攝技巧、美術特效及社群聲量等指標進行評分,前三名結果如下: ■第一名(5萬元): 陳宗偉《屏東最鼎昌號》 ■第二名(3萬元): 張雅涵《隱身在豬腳街的清新系甜品》 吳姝樺《屏東激安-仙目豆花》 ■第三名(2萬元): 郭玉純 《 萬丹萬崧黑糖糕 》 麥家碩 《 新鐘麻糬姑 》 周婉菱 《 阿菱講台語-萬丹黑糖糕 》 另有20名入選佳作,可各得5000元獎金 全部得獎作品線上看: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R93487vCTxaMZgIaEDnJLrsVcmsur-e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