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東港,沒有不來的理由

  • 作家相片: 屏風小編
    屏風小編
  • 7小时前
  • 讀畢需時 7 分鐘
ree

總得給自己找個可以甩下一切出走的理由,才能名正言順,理直氣壯,這一回,來東港的理由可是十足充分:


#三年一科的「屏東迎王」

#一生必來一次的國家重要無形文化資產

#旗魚黑輪

#黑甕串

#飯湯

#大鵬灣的海之女神

#風帆

#海上教堂

#YouBikeAns


Ans: ……以上都是來東港的理由,就是沒有一個不來的理由。

我在這裡等你


剛剛好的時間,剛剛好的距離,巴士緩緩停靠「東琉線碼頭」站,下車。


氣溫攝氏32,天氣晴時有雲,西北風。微微黏膩的海風,以及雙糕潤小販的叫賣聲、東港往小琉球的登船廣播,讓體感溫度又燥熱了幾度。


向海的那邊,是往小琉球的船班;向路的這邊,是小黃公車(貼心巴士)站牌,有736崁頂西線、736A崁頂東線、和739南佳冬東港線。想了想,心情用剛剛好的速度,還是租一輛YouBike吧!


青蚵伯 來一簍蚵仔


因為想捕捉「最東港」的風景!不加思索從站牌沿朝隆路出發,騎向大鵬灣,調整變速放逐自我。直到在沿海地帶,遇見幾艘停泊的膠筏,才放慢踩踏板。


約莫在濱灣碼頭附近,轉進隱密沿岸,膠筏停泊在平靜海面上,時間暫停了。直著膠筏上的青蚵嫂,戴著大斗笠,碎花袖套包裹得密實,佝僂坐在矮凳上,熟練剖開青蚵,腳邊是成堆、成堆的蚵殼,耳邊響起江蕙唱的《青蚵嫂》這首歌。


濱灣碼頭
濱灣碼頭
ree

回神後,我繼續沿大鵬灣環灣道路騎行,騎上鵬灣跨海大橋,用15分鐘路程放慢心情節奏,調整成東港的時差!蚵筏早市之後的目標:東港早午餐。


早午餐風景:遇見沙蝦肉圓與肉粿


下了鵬灣跨海大橋,順著船頭路,左轉中山路,再右轉信義街,停在「東港第二市場」前。


各家老招牌㊣字記號的「沙蝦肉圓」,一碗標準的3粒肉圓,是屏東少見的油炸肉圓,肉圓裡名副其實,各有一尾小沙蝦,和豬後腿肉、豆薯、脆筍揉成紮實肉餡,淋上醬汁、蒜泥、辣椒醬。


更內行人的吃法是,請老闆加「清湯」,再切一份黑鮪魚粉腸,是菜市場最道地的早午餐。


街角拐個彎,大概前方500公尺左右,中山路和光復路交叉口,充斥著東港正宗早午餐「肉粿」。拉一張長板凳,隨意坐在街邊,自己好像也成了街角的一抹風景,看老闆手起刀落片下粿仔片,等待肉粿上桌。


一大碗滿滿的粿仔片,豪邁地撒滿香腸薄片、蝦猴、鮪魚肉塊,最後澆上一勺子濃稠米漿,湯頭也是東港肉粿靈魂的一部分,已經變成某種在地信仰。


推崇虱目魚骨湯頭的教派,會堅定不移崇拜著這一家。喜歡大塊鮪魚肉的,可以再直走幾步路。如果愛的是三層肉和鮪魚肉碎末,可以過個馬路,去巷子裡的那家。就連粿仔片的大小、厚薄、軟硬口感,都是虔誠的理由。


嘗一口肉粿,然後聽從心裡的聲音,決定再放幾匙蒜水和辣椒醬。


東港第二市場內東港正宗肉圓
東港第二市場內東港正宗肉圓
東港第二市場
東港第二市場
東港第二市場內東港肉粿
東港第二市場內東港肉粿

東港的信仰 在肉粿、也在轉角


從香火鼎盛的肉粿「朝聖之地」,信徒們一邊愛、一邊走,走進金碧輝煌、瑞氣千條的「東隆宮」山川牌樓,雙手合十,向溫府千歲爺求保庇,想來想去後,還是那一句,很老派卻衷心的「祈求保佑平安」。


ree

可以請東隆宮廟門前,身穿深色藍衫制服、頭戴班頭帽的「班頭」祭改。為求平安健康順遂,向溫府千歲爺稟告後,班頭前後揮動令旗「小改」就好。更多信徒擲筊請示王爺「賜大板」、「賜鞭打」,真心誠意「大改」求「消業障」。


ree
ree

轉頭瞥見王爺大船停放一艘王船,船頭已經繪上「龍目」,才發現更可遇不可求的「三年一科」迎王。王船46尺6吋,安好王船龍骨,肋骨是烏心石木,肚內用柳安木,雕刻用樟木,再彩繪、油漆、按金、畫色。原來這艘「甲辰正科」王船造價要1,200萬元,在等擇日開光。


ree

還側耳聽到鄉野奇談,說中軍府入夢一名王船師傅,提示「船舵很緊,要如何駛船?」工匠不敢怠慢,回到王船廠轉動船舵,確實手感很緊,重新丈量果然尺寸多了2吋。


整個沉浸在東港漁民祈求漁貨豐收、平安歸來的誠心,入境隨俗求了個籤,連續擲了2次笑筊、3次蓋筊,才「允筊」求到一支「甲子籤」,說著「日出便見風雲散/光明清淨照世間/一向前途通大道/萬事清吉保平安」。謝謝溫府千歲爺吉言。

ree

剛走出東隆宮不久,轉個彎也遇見土地公告示:愛東港,就別亂丟垃圾,別讓東港人丟臉。橫批:神明都在看。會心一笑東港的虔心,滲透到幽默裡了。


懂了!愛上一碗飯湯的理由


跟著身穿吊嘎,腳上雨鞋啪嗒啪嗒,貌似剛從漁港下班的大叔,轉彎進入了另一個信仰的世界。沿途東隆街、光復路、興漁街,盡是「飯湯」招牌。不對,應該說,在東港,「飯湯」稱得上是心裡的座標,就看今天想停在哪一家小攤子,然後直直走進去,像是走進「阮厝欸灶咖」那樣自然。


和「肉粿」殊途同歸,東港飯湯也是米和眾多海味的融合,串仔(黃鰭鮪)、蝦子、竹筍絲、魚丸、魚板、蝦猴、蛤蜊及芹菜末等,靠海的滋味。


喜歡一碗飯湯的理由,可以是它多加了蚵仔,或它的鮪魚肉塊比較大,又或單純愛它熬煮的高湯底夠鮮甜,沒有加油蔥、胡椒粉,諸如此類的小細節,在東港是必須「認真」的「大事」。


ree

討海人的下午茶:奢侈得理所當然


擺在眼前的,只是一碗飯湯,好好吃飯。飯後晒晒太陽,漫無目的晃悠,車輪轉呀轉,腳踏車的車速在踩――踏――踩――踏――之中,和隔壁阿嬤幾乎同樣的速度,路過小攤子在賣干貝鮪魚滿載包、櫻花蝦餅、旗魚扁食,鹽酥雞攤可以挑揀到俗稱「就那個啦、那個魚」(小鰭鐮齒魚)。


就連大馬路邊,再尋常不過的胡椒餅攤車,賣的竟是「黑鮪魚胡椒餅」。


順著鎮海宮的路標繼續騎,巧遇觳仔炱(khok-te)。因為不識字,而多停留幾秒想了想。在地人說的觳仔炱(khok-te),耳裡陌生的三個字,是將豆芽菜、韭菜、薑蔥末、芹菜珠混合肉末,再裹一層麵粉漿油炸,攤子裡還賣著蚵嗲、炸秋刀魚、炸煙仔魚,沾著醃蘿蔔絲,再續上一碗免費味噌湯,是銅板價買得到的漁港奢侈。

ree
旗魚黑輪
旗魚黑輪

帶著被漁港即景刺激的感官,抵達鎮海宮。入殿,就被魚群環繞的藻井彩繪浮雕所震懾。石斑、鮪魚、旗魚、鯰魚、海鰻,頗有方才遠洋漁船卸貨的既視感,還有好多好多討海人祈求平安豐收、威鎮海疆的寄託。



靈驗的鎮海宮會保佑平安吧。又問了些事、求了一支靈籤,第四十三支籤,「一年作事急如飛/君耳寬心末遲疑/貴人還在千里外/音信月中漸漸知」。心誠則靈,相信著鎮海宮的保佑,世人煩惱眾多,心存諸多罣礙求解,難怪鎮海宮的線上靈籤APP聲名遠播,求賜籤指點迷津。


然後在宮廟埕前的榕樹下,入境隨俗地買一份臭豆腐,無違和地融入,和老伯、大叔並肩蹲坐在一起,坐在鎮海公園的涼亭下,坐在竹筏椅子上,面向著海,吹海風,吃著一份情懷,耳邊是廣播電台的歌曲。原來,在這個小小的地方,固定著一群人,日復一日,每天打著交道。


鎮海宮
鎮海宮

在沿海地帶 默數夕陽時間


從鎮海支線自行車道,切回大鵬灣環灣自行車道主線,潮口平台、青洲灣、帆船基地、濱灣碼頭,一路從北緯22.45到22.43,猶如沒有盡頭的幻燈片,和椰子樹、扶桑花矮叢擦身而過。


扶桑花激起了某種很任性地漫想。在《大荒東經》的傳說裡,遙遠的海邊有兩棵桑樹彼此纏繞在一起生長,才被起名為「扶桑」。層層疊疊的豔紅花瓣聚攏,只為了守護花蕊,扶桑花語寓意初生的戀情、細膩的心、和羞澀真摯的喜歡,後來還多了「相信」的意思,變成某種美好信物。


好像在東港待久,也學會沿海地帶的浪漫了,還有隨時隨地的享受。索性揀了一片沿岸,剛剛好的海,可以看見遠方的小琉球,踩著溫溫熱熱浪潮,一波還來不及,一波早就過去,然後坐在潮口平台的石頭上,在「戲湖咖啡」點一杯咖啡慢慢喝,晾晾腳丫子,默數落日時間,17:46,沒等到。


青洲灣:屏東縣東港鎮南平路631號
青洲灣:屏東縣東港鎮南平路631號

乾脆在濱灣碼頭預約「風帆船」。


風來了,見風轉舵,帆從左舷換到右舷,就跟著風走吧!


從海上,看著岸上,鵝黃海上教堂咖啡挑高拱型落地窗裡的人們,看著帆船上的人們,是誰看著誰?坐在船頭,光著腳丫,指尖幾乎快要摸到海,風還在輕輕地吹。


帆船基地:屏東縣東港鎮鵬灣大道5段50號
帆船基地:屏東縣東港鎮鵬灣大道5段50號

海上教堂:屏東縣東港鎮鵬灣大道2段1號
海上教堂:屏東縣東港鎮鵬灣大道2段1號
濱灣之心
濱灣之心

遠遠地看著海之女神、巨鮪來富,第一次從海的視角看著大鵬灣,帆轉彎,隱隱約約看見沙洲,聽說那不是沙,是「蚵殼島」,從前大鵬灣潟湖裡,是滿滿的蚵棚,青蚵嫂剖的蚵,一簍一簍的蚵殼,慢慢長成蚵殼島。繞了大鵬灣一圈,卻還是沒等到夕陽。


最後在青洲灣慢慢等。平坦且綿延的海灘,有遍野的木麻黃防風林,坐在漂流木上,輕晃著豐Bar的青檸蜜沙洲,玻璃杯裡淺黃漸層成沁涼湛藍,耳邊響起張信哲的「我的愛如潮水/愛如潮水將我向你推/緊緊跟隨/愛如潮水它將你我包圍。」


感覺著潮水拍打,輕輕哼著旋律,終於等到17:46的夕陽。不曉得從什麼時候開始,莫名戀上了海跟夕陽在一起,譜出關於永恆與剎那的動人旋律。


在沿海地帶放逐我的愛,用長長的樹枝,在沙灘留下一顆愛心,送給海,當作回音。超載的心無聲地吶喊著,所有珍視的東西都有重量,就習慣帶著重量好好生活吧。海會聽見的。


青洲灣
青洲灣

外帶一份東港 記得約定的下一次


和海說了悄悄話,再別夕陽,繼續沿大鵬灣環灣自行車道、鵬灣跨海大橋,回到原點「東琉線碼頭」站,雙潤糕、麻花捲的叫賣聲還是不絕於耳,東港往小琉球的末班船登船廣播聲聲催促,心卻被沿海地帶的潮水撫平了。


遠洋漁船捕回來的旗魚、鮪魚、鯊魚早已卸貨,張大眼睛和「鮪魚目」較勁誰的眼睛大。聽說前些日子,屏東第一鮪入港上岸了,重301.8公斤、身長236公分的大鮪,拍賣價310萬300元,決定一個人在這場黑鮪魚嘉年華裡低調狂歡。



坐在華僑市場某一隅的吧檯板前,點一份「黑鮪魚季節限定」金三角、上腹肉、中腹肉、赤身,當作離開東港前的儀式感。


肥美鮪魚油脂縈繞舌尖,留下陶醉幸福的念想,是約定下一次再來東港的理由。


「或許下次來東港,可以住一宿,隔天搭第一班船班,去小琉球。」

鵬灣跨海大橋
鵬灣跨海大橋

出處:屏東觀光 Meet Pingtung 2024夏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