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發成畜牧場|一個人的江湖:他做自己 不管別人說什麼
- Amazing Pingtung編輯小組
- 4月21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三月去春發成畜牧場,體會到何謂味美不怕巷子深。
那是一條窄到無法會車的巷子,開在台27線公路上,得很仔細才能找到芋田旁的路。
它僅能單向通行,像牧場負責人李榮春10多年來走的路。他一個人堅持確認本土黑豬品系,像畜牧業的獨行俠。一個人的江湖,孤冷嗎?李榮春說,「做自己的事,不要管別人說什麼!」因為這份執念,他成功把活體豬銷往香港,出口肉品到菲律賓,且成為國內多家星級飯店高檔餐廳長期供應商,證明功夫深才是硬道理。
李榮春剛拿下第34屆全國十大神農獎,他出身高雄大寮眷村,畢業於一所已廢校的私立高職,去年開始攻讀台大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研究所。2008年轉進畜牧業前,他「只吃過豬肉,沒看過豬走路」,但9年前獲選農委會(已改制農業部)百大青年農民後,每年都抱回一兩座獎。除了畜舍獲動保團體認證,取得動物福利畜牧場標章,時興的ESG企業永續獎也能拿下。甚至因改善畜養設施,取得多項專利。

「獎牌有半個辦公室吧。」但都收起來了。因為他覺得,得獎僅是錦上添花,畜牧業的本質終歸要回到畜養。對他來說,「畜養是條沒終點的路」,從品種選定、堅持品質到行銷品牌,「確定要做,都停不下來。每件事起碼10年起跳,做了何時發酵說不準,也許你我都看不到,但還是得做」。
取得品種權 全靠真功夫
這種執念,理解的人不多,去年神農獎評選時,也還有評審不解。但李榮春說,他養豬第一天即發現這個問題。臺灣黑豬比白豬貴,他進場時黑豬市佔15%,早前市佔更高達18%,但後來每況愈下,農業部最新統計僅10%到12%。「臺灣明明越來越富,黑豬專攻高端市場。為何銷量一路遞減?原因不外乎混種太多,品質跑掉,越來越差」。
這是他花10多年育種的原因。「剛開始做種源時,沒人看好。」他透露,那時很多人唱衰,有人覺得市場還可以,何必多花錢做種源,還有人覺得他可能一兩年就倒了。後來市場越來越差,有人開始跟進。但做種源不是砸錢而已還要花時間。
李榮春坦承自己個性像獨行俠,確立目標即行動,幾乎不聽別人講什麼。「知道別人在看衰,還跟他瞎攪和,是起痟!」他用這種心法在無人的路上自我激勵,去年底,「平埔黑豬」跟「源興牛」終於通過農業部審定取得品種權。

但這僅是第一步,「國際知名黑豬品種像西班牙伊比利豬、日本鹿兒島豬都非突然崛起,」李榮春說,品種選育、品質提升是百年大計,他才站在國際知名品牌的起點。「畜牧業生長周期長,很多事不是今年做明年即發酵,每件計畫投入起碼都5年10年起跳。做了也許你也許我都看不到,但不做,永遠沒機會」。
這聽來費解,但眼下有一例。去年跟平埔黑豬同時通過審定的源興牛,由前總統李登輝於2016年購入種源,劉泰英以「大掌櫃」專業組生技公司加持。育種培育後一度爆紅,但沒多久即爆出募資爭議。差不多同一時間,平埔黑豬以台語「黑豬肉」諧音,全新品牌「Odiva」走向國際,除了活體外銷香港,更進軍菲律賓肉品市場。這說明畜牧這路要走的好且長久,絕非一時興起,有好故事,還得靠真功夫。
李榮春坦言,10多年前轉進畜牧業時,「大家對養豬比較反感,覺得這行業很不光鮮亮麗。人家問我媽『妳後生做啥工課』,很明顯感受到她不舒服,不想講」。現在呢?他笑笑說,「不會了,黑豬肉好吃,真的好吃,媽媽常會拿自家豬肉分送親戚好友」。
吃了秤砣
就是要精進選種品質
一個人堅持到這一步已不容易,但他說,還有很多事得做。春發成飼養規模約3千頭,目前飼養周期9個月,畜養成本還是太高,末端售價無法再降低。
做不見得有,但不做肯定沒有;要做嘛?當然要!
他計畫透過選種把飼養周期降到7個月,屆時黑豬白豬飼養周期相距無多。但這工作急不得,再快都要8年。這種5年8年甚至10年起跳的計畫,有些人聽了心冷一半,但李榮春像吃了秤坨,自問自答說:「做不見得有,但不做肯定沒有;要做嘛?當然要!」
除了藉由選種精進品質,他還計畫透過技術移轉,把種源保存工作轉回畜牧場。這乍聽僅是取精保存的流程,但從確認精液品質、活性到畸形率、數量,再放置於負196度的液態氮中保存,每個環節都輕忽不得。「為什麼想這麼做?」李榮春說,一切還是得回到畜牧最原點,把所有變因控制好才能有好品質。至於畜養環境,春發成下一步會開發全新綠色能源,「包括水力、風力發電,都是其他牧場沒做過的事」。
其實臺灣養豬產業,在李榮春加入前曾有好光景。上世紀末,年外銷日本產值逾五百億元,後來因口蹄疫一夕歸零。國際市場強敵環伺,丹麥等國後來取代臺灣,成為日本進口大宗。但日本近年傳出本土豬瘟,鹿兒島黑豬市場也受波及。值此重新盤整階段,會是臺灣的好機會嗎?李榮春直言,沒人說得準,但他還是那句老話「要做,才有機會」。一個人的江湖,他做自己,不管別人說什麼,誰說Odiva沒有取代鹿兒島,進軍國際的機會?!
出處:2025 Amazing Pingtung 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