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之味─張家泡菜
陳曉梅
你的家是什麼味道呢?
「給我來一包辣椒麵。」
「好咧!」
辣椒麵在四川話說來,即是所謂的辣椒粉。
火紅乾燥的辣椒、花椒和辣椒籽翻炒焙乾,
細磨成濃烈潑辣的香氣。
老伯悠哉騎摩托車,
熟門熟路停在勝利路邊,買了一小包辣椒麵,
順道再買些酸豇豆和刈菜泡菜應景新春年節。
飲食散文家焦桐曾說,「對眷村內的人而言,眷村菜就是家鄉菜;對眷村以外的人來講,眷村菜就是外省菜。」那花椒香氣在你心裡是何種存在?當花椒辛麻沿舌尖擴散,強烈刺激味蕾後,在鼻腔留下淡淡椒香,這對四川姑娘陳曉梅而言,大概就是「家」。
屏東「眷之味張家泡菜」攤車上的醃漬醬菜,和嗆辣花椒氣味摻和,道地煙燻豬臉、湖南臘肉、麻辣豆腐香腸一串串高掛在攤車鐵架上,被和煦冬陽晒出南北合的外省臘味。
小小的攤車簇擁小菜,擠滿熱鬧喧騰的酸、鹹、香、椒、麻,像極了眷村屋宅裡的人情味。大街上熙來攘往的婆媽佇足,採買家常麻辣蘿蔔乾、涼拌木耳、糖醋蒜、大頭菜、蕎頭、酸豇豆,再提兩串豆腐香腸,將舊勝利新村菜市場的眷村回憶拎回家裡餐桌。
家 就從兩盤刈菜泡菜開始
畢竟這一味總莫名勾動舌尖的某種情愫。老主顧口耳相傳,勝利新村菜市場有一攤川味眷村泡菜,沒有攤位番號、沒有斗大招牌,只有四川辣妹子陳曉梅獨門家鄉滋味。
她30年前遠嫁屏東,和丈夫胼手胝足維持家計。那時候,勝利新村延伸串接廣東路、洛陽街、迪化街、蘭州街、勝利路、青島街、徐州路,有條「北方麵食一條街」和南北乾貨,陳曉梅在井字街道劃下的大江南北裡,擺攤賣起最熟悉的眷村味。
「眷之味張家泡菜」於是從一張小桌子、兩盤刈菜泡菜開始,樸實地經營小本生意。
一家人團聚的餐桌 有滋有味
「刈菜過年應景,台灣人特愛,叫作長年菜。」陳曉梅忙碌的雙手沒停過,俐落打包麻辣蘿蔔乾和酸豇豆,扯開宏亮嗓門招呼著,「酸豇豆大火快炒肉末,滋味忒好!」
攤車上的小菜檯,不知不覺從刈菜泡菜,又慢慢生出麻辣蘿蔔乾、涼拌木耳、糖醋蒜、大頭菜、蕎頭、酸豇豆,她愈做愈上手,還重現湖南臘肉、麻辣豆腐香腸。尤其那眷村傳統的豆腐香腸,是將擰乾的豆腐混合絞肉,拌入四川椒麻與高粱酒,再灌入腸衣風乾,晒得鹹香乾硬,「炒蒜苗臘肉、蒸煲仔飯最對味!」
串串臘肉形似喜氣洋洋的春聯,煙燻香氣在空氣中蔓延,「豬臉汆燙、切薄片,又是一道小菜。」早已消失了的勝利新村,卻在「眷之味張家泡菜」重新尋回曾經的生活圖景。果然,「家」就應該有滋有味。
刈菜必須醃得夠久,苦澀慢慢淡去,才能醃漬出酸香、嗆辣平衡的後韻,陳曉梅在一盤盤眷村泡菜裡,從大姑娘歷練成張家的老婆、老媽,她在台灣有了個像樣的「家」。
平常的日子裡,陳曉梅和小姑擺攤之餘,包辦張羅切菜醃拌、灌臘腸、煉花椒辣油。現在,她兒子也慢慢學著接手香腸臘肉,老公負責後勤採買,一家人分工團結,在味道裡留下「張家」的模樣。
眷之味很寫實,張家就和你我的家一樣,樸實無華卻令人惦念。
出處:屏東本事2023冬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