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沒有滿分也得90分的扛棒人
周末,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八角樓特展館外,郭文欽、郭千祿父子趕在展覽上檔前二天懸掛主視覺輸圖。沒動用吊車,直接搭梯在近二樓高的外牆鎖釘,站在地面壓陣的欽哥說,出動吊車不易施工,再者,吊掛慣用帆布打銅釦拉鐵絲固定,時間久了,雨水加灰塵會讓銅釦的出現如淚痕的鏽漬,不好看。等帆布掛上去了,兩人花更多時間在不平整的轉角來回「抾平」,堅持讓看板沒有皺紋,「因為這樣看了才舒服」。 進入館內,開始另個階段的視覺牆貼圖,兩人默契十足在輸出背面三邊貼上2公分布膠,其中一側卻改貼2條1公分的布膠,一問,原來這一側有拼接版,「沿拼接線各黏上一條膠會更牢」。 螺絲取代銅釦拉鐵絲,可避免鏽漬 看不到的完美才是美 這對扛棒界的父子檔,一個有近60年資歷,一個是30幾年老手,兩人加起來上百年的功力,給自己設了一條基準線,「沒有滿分也要90分」。 他倆攀上高牆懸掛帆布,多少名人顯士臉面得露。他倆輕躍牌樓張燈結綵,為活動慶典妝點門面。他倆耐著柴油氣味,深蹲暗室替車體換妝,不論場景怎麼變化,欽哥父子始終是在背後搭橋的人。 凡是經過欽哥父子的手,不管看板、布條、展架、立體雕刻……在看

屏風小編
4小时前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