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時空旅人修護師 還作品本來的樣子
一直以為時光似賊,墊腳尖悄然溜過,沒留痕跡。那天看葉昭旻帶隊到屏東縣典藏中心修護文物,才發現錯了。她手下是張大小約25號的油畫,因入藏32年已見黃斑,邊角亦有缺損,近視九百多度的修護師賴盈?,花了快兩天才抹除填平。她們像時空旅人一般,躡手躡腳回到創作那一刻,以棉棒一筆一筆拭除汙漬……帶回畫作原本的樣子。像是無名氏,在鎂光燈照不到的地方,再現了創作高光! 那天修護的油畫是畫家鍾榮的作品〈蔭〉。創作者以大塊綠色層加相疊,留住1993年創作時的南國風光。像〈蔭〉一樣的文物,典藏中心有3千餘件。從1984年,縣府文化處仍是文化中心時開始典藏入庫。文化處長吳明榮說,屏東縣立美術館全力改建中,明年啟用將舉辦首檔典藏展,即可一窺堂奧。 亮相前再對鏡 還其本來面目 而從庫房到展場,畫作風光登場前,最鮮為人知的基本功是修護。「這工作沒終點,一走上典藏之路即沒盡頭。」 「為了再現創作的高光時刻,不同物件得請不同團隊修護。」他舉例,像出身南州的行為藝術大師謝德慶,屏東典藏多幅其青春期的畫作,但素描紙上黃斑、霉斑甚至膠製痕跡明顯,最近即送擅長東西方紙質修護的正修科技大學

屏風小編
2小时前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