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跟著人群走的臭脯餅─恆春吳家中式早餐
也不知誰開始分的,說恆春店家分兩種,一種在地人去,另種賣遊客。市場邊的臭脯餅算特別,遊客跟在地人都會買。老闆吳啟豐說,有些客人還會說「我買餅時你沒出生咧」,一塊餅賣好幾代得感謝爸爸。這餅不僅以他之名而來,剛接班時「爸爸天天吃餅監督控管,嫌啊意見一堆」,如今呢?「還是吃!但沒...

Amazing Pingtung編輯小組
2024年2月2日


我食故我在─恆春公有市場
「You are what you eat」,美食作家徐仲經常引用這句經典名言,關於吃的詮釋是「食物本質是生活,而生活不僅於餐桌」,走趟恆春公有市場,多少能理解這句話的意涵,多少風土與民情就藏在百年古城裡的菜市場。 車行過楓港大橋後,落山風所及之處,長出了不同於其他地區的生...

Amazing Pingtung編輯小組
2024年2月2日


魚鬆就是時間不斷累積的結果─永祥魚鬆
做魚鬆很難嗎?那天在東港第二市場聽人說「永祥食品行」的魚鬆不錯,其實有點納悶。心想這種加工品,台灣人從小Baby吃到齒牙鬆動,只要有魚片魚塊還有點時間,誰家不能炒出一鍋,是能有多特別。後來看到老闆提個湯鍋到店裡,才發現這家店可能有點不同。...

Amazing Pingtung編輯小組
2024年2月2日


刻在肉粿上的名字─東港肉粿
東港至少一二十家賣肉粿──不是什麼「記」就是某某「家」,以此區辨也強調特色。那天有人推薦第二市場這家,店名沒「記」也沒「家」,害人確認時差點鬧笑話。找到時聽老闆娘說「嘸人像伊,挨粿挨到手變形閣貼吊膏(台語,意指沒人像她做粿做到手變形還貼藥布)」,突然發現這也是特色,以後來也...

Amazing Pingtung編輯小組
2024年2月2日


客人的需求永遠擺前面─東港正宗肉丸
阿祖開始在家就做兩種了,不知道他們怎麼想到的,只知道不管蒸或炸,客人都喜歡。 肉圓南蒸北炸哪種好吃,永遠戰不完,但到「東港正宗肉丸」可以休兵了。這裡有蒸也有炸,可能是全臺少見兩吃的店家。別以為他們取巧想一次收服兩派食客,老店新生代王成章說:「阿祖開始在家就做兩種了,不知道他...

Amazing Pingtung編輯小組
2024年2月2日


再幾碗都不夠的東港第二市場
2023年,東港第二市場裡一處賣肉丸的老店,入選第一屆500碗,有了這個台灣小吃評比的背書,讓原本排隊的人潮無限延伸,好在,你的愛不一定是我的菜,身為東港人的另一個廚房,好料豈會只有一、二盤,端著再多碗盤也不怕你來吃。 東港第二市場,一處濱海小鎮的公有市場除了趿著拖鞋,騎著...

Amazing Pingtung編輯小組
2024年2月2日


菜市場裡的時尚顧問─華源精品百貨
過年前去中央市場嚇壞了!其實攢盒的麻荖、天公豆,上網訂年菜都加購了,主要想去修眉。但整個市場一二十家美容護膚,從光療美甲到臉部拉提……什麼都有,就那家沒開。她修一次只要銅板價,有時聊的開心還忘了收。倒不是想省50塊,主要是修很多年了,覺得眉形只有她能掌握,看到沒開才緊張。...

Amazing Pingtung編輯小組
2024年2月2日


扣緊流行的鈕扣宣言─正發行
不知為什麼,去「正發行」腦海總出現幻想,以為會遇到白先勇小說《台北人》裡的人,不一定是哪位,但衣著講究顯出不凡身世,讓人看了會「哇」一聲……這想像沒成真,畢竟時代不同了。但老闆郭豐榮說,以前在中央市場有,裁縫師要幫官夫人訂製衣服,多會帶布料到店裡找配件,「光鈕扣就要花一二小...

Amazing Pingtung編輯小組
2024年2月2日


圓環仔の蛋包飯─圓環の料理
小圓環是中央市場的地標,在老屏東人的記憶地圖,像屏東的廚房,這古早版的美食街如今只剩一家「圓環の料理」獨撐。老闆許民育說:「有遠見的人都不在這作生意!」聽來似有點情緒,但心口不一;他每天盯著店,從大蝦的尺寸到茄汁來源……每個細節都栓緊。不管蛋包飯或炒紅飯,穩穩妥妥出檯,仍是...

Amazing Pingtung編輯小組
2024年2月2日


市場裡的種子超市─百茂種子行
「百茂種子行」在屏東中央市場算異數。六十多年來,五六家同行多歇業了,它仍開著;看似沒遠景,店鋪卻從一個增加到三個。這情勢很像科幻小說《三體》的情節──人類歷經浩劫在宇宙漂流,即使靠核融合飛行器航向新星球,最終仍得靠種籽繁衍莊稼才能活。第四代經營者沈炳志也認為,「一粒籽一欉菜...

Amazing Pingtung編輯小組
2024年2月2日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