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
有光,光而不耀,與光同塵。
來到屏東縣的森林圖書館,遍尋不著傳說中的「光盒子」,但才踏出館廳,不經意回頭一望,光盒子不就在眼前?!整座圖書館散發光暈,與天空弦月相映生光……曖曖內含光,沒有知識的世界宛若黑夜,這座發光體為屏東帶來了閱讀的光。
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以「保留」與「翻新」的方式,大幅度改變建築軸向,白天通透的玻璃窗景引入自然的天光與綠意,任光波在綠林與黑色鋼構建築之間流動,給人若隱若現的自然光感,讓建築和環境的對話始終進行著。
入夜後,館內燈光亮起,溫暖光線從建築體向外發散,白日活潑的自然天光退居二線,在黑夜裡的光其實更加單純,回到最初的本質,色溫漸漸浮上一線,拉回閱讀與生活的深度連結,回歸知識本身,轉化出源源不絕的能量。
光環境除了視覺的表現,更多的是心靈的累積與文化的沉澱,一如參與總圖改建的建築師張瑪龍所說,「圖書館可以是任何東西,但無論圖書館如何改變,最重要的本質就是公眾性」,這棟發著光的建築,透過翻新提升建築物的層次感及公共性,同時擁有新的意義,成為人人都可以來的地方。
出處:2024屏東本事冬季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