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屏風小編

浸水營古道西段,以及水底寮


水底寮百年老厝(劉克襄提供)

文:劉克襄


我喜歡從水底寮出發,一如早年的旅人。如清朝時的兵勇,如日治時期的民族學者。


黃昏時,下榻水底寮五龍寺,趁天黑前趕去三叢榕土地廟邊,探看嶺路頭石碑。在榕樹下賣高麗菜的中年男子告知,早年浸水營古道是從旁邊的溪圳往東,小時自己常在溪邊玩耍。如今古道變成水泥排水溝,場景教人唏噓。另一位老漢出來納涼,同樣興奮地分享來去溪圳的經驗。


現今旅人參與浸水營古道健行,橫越的泰半是東段的山路。坐落於屏東的西段,較少為人知。水底寮的鄉親相當熱情,意外地幫我的西段小行打底。


此條古道東段山區頗為潮溼,山蘇和筆筒樹等還算普遍,呈現的風貌接近北臺灣的原始森林。西段的環境明顯乾旱許多,植物相因地理環境截然不同。二○年代時,人類學者宮本延人徒步時便清楚地描述,東西段擁有不同的林相,西段多為部落的開墾地。因而我會鼓勵山友,多花一天時間,何妨先走訪西段,了解周遭部落,同時認識比枋寮更早,清初時便開庄立村的,水底寮。


做好兩天一夜的旅次規畫,先探訪西段,隔天再橫越東段,對此路的歷史脈絡會有較完整的認知。古道專家楊南郡,生前如是觀,清楚地便把西段視為出發的前菜。


從水底寮出發,下一站是新開園登山口。昔時的崁頭營遺址,早消失於苗圃園區。循旁邊古道緩上,多半為手砌石路。中途有些路段,以輪胎作為臺階,便顯荒謬。


一路常見的熱帶樹種,大抵有山柚、山柑、假酸漿和克欄樹等,半途休息空地還有棵皮孫木,高挺聳立,可及三四人抱。皮孫木是南臺灣山區谷地常見的代表大樹。假酸漿到處可見,因而作為阿拜包裹的食材自可理解。山柚也滿山遍野,頗教人驚奇,難怪達魯馬克族特別熱愛此野菜。


古道周遭蝴蝶不少,隊伍裡的昆蟲研究者一出發即忙個不停。年輕的博物學者鹿野忠雄,1929年在此寫了篇黃帶隱蛺蝶的報告。描述夏日六月時,大武山下的部落,到處可見此一南部特有的蝴蝶,每個地方都能採獲。我來走訪,終於明白。原來牠的食草,臺灣麟球花,古道兩邊到處可見。


歸化門社遺址係浸水營古道西段的重要參訪點,位於稜線位置。上抵大漢林道交會處,繞一段產業道路,當可探看。同時由此下山,走訪力里溪邊的力里社區。


約莫半小時抵歸化門社遺址。昔時,此社不少族人係由大漢山附近的力里部落分出。約莫三○年代,力里部落人口過多,耕地不足。在日本總督理蕃政策下,部分族人被迫遷移到此。


昔時社群在此生活,不只設有學校,還有一日警駐在所。產業道轉彎處,覆蓋著次生林的山坡,應該是當年居住的地方。臺地範圍廣闊,如今僅剩頭目家,殘垣較為完整。此地並非板岩環境,因而缺乏石板。住宅都是石塊堆疊,樹莖和茅草覆頂的住宅。有些荒廢的住宅經過整理,殘垣斷壁還能完整呈現。好幾戶住家門口,擺有後人祭拜的貢品,諸如酒和香煙,顯見常有後代子孫回來探望。


六○年代起,此地因水源缺乏,加上欲與漢人交易蠶絲,此地排灣族人再次搬遷,移動到下方的力里溪岸,和老七佳社群併村,一起生活,乃今之力里社區。當年學校搬遷,一些七、八十歲老翁還記得,各自都要扛著課桌椅下山。


經過力里社區時,有戶住家,十來位排灣人在庭院燒烤食物,以及喝酒。我們經過時,彼此揮手招呼。他們熱情地邀請,一位婦人乾脆端了一盤食物過來,跟我們分享。她說是山豬肉,不是家裡養的。我們一人手持一塊,放進嘴裡用力咀嚼。山豬肉飽富彈性難以咬動,但那熱情,被我們大口吞進去了。


黃昏時再回到水底寮,走逛老街。彎曲的小巷交會成十路口,一間間荒涼的百年紅磚老厝,坐落於深弄裡。時間在此積累了滄桑又傾圯的古意,百年街市的質樸氛圍分外鮮明。


但不同於其它老鎮的沒落,諸多老舊商舖櫛比鱗次的錯落,依舊活絡地生活著。作為進入浸水營的第一站,它仍曖曖含光。等著我們肩起背包,一起攜進古道的路上。


◆劉克襄,生態系自然人。日行性,習於晨間慢跑。棲息於臺北或臺中,喜出沒於山徑、鄉鎮、菜市場。勇於嘗百草,知覺敏銳。擅長在城市感受自然端倪,在日常發掘溫情興致。寫作不輟,熱衷繪圖。曾任中央通訊社董事長,窗口鳥友為麻雀、斑鳩和八哥。


(本文同步刊登於文訊雜誌2023年9月號)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