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淫詩詞之中,領民謠跨入雅文學
雲若起 緣就來
隨著雲輕輕也行入來人海
有時向前 有時回頭
有時個己行 有時合人相等候
毋免問路頭什麼時陣到
緣若轉 一片輕輕兮雲就是一個渡口
愛留 毋免走
欲走 毋免勉強留
閩南語的漢音淵源久遠,有著豐富的「八音七調」,是一種具音樂性的語言。
書,非得讀出聲,詩,就要吟出調,真正的味才會透出來。
一頭銀絲搭配一襲長衫,肩頸上兜著圍巾,講台上的林鳳珠,一派輕鬆的吟詩,一口典雅溫潤的台語聲腔,以歌唱和,一首詩,經由她的唇齒間繞轉一回,深情厚意的詩詞從口中吟唱而出,讓人心馳神往。
跟著聲韻在文學裡修行
念詩對林鳳珠而言,如同命中的注定,她笑稱自己有很深的詩緣,早自國小高年級就開始。
一次在課堂中聽到外省老師即興吟誦一首古詩,獨特的聲調,依著特定韻律,時而緩慢悠長,其間又交錯著抑揚頓挫,澎湃的生命力讓平面的文字鮮活立體,林鳳珠的心海隨之迴轉。
優美的「吟詩」自此征服了林鳳珠,此後,只要手邊存夠了零用錢,她就會到書店購買各種文本閱讀,從初中到高中,同學們爭看羅曼史,她卻早已跨入古典文學裡的修行,再也不曾離開。
25歲大病一場,林鳳珠在病榻上躺了大半年,經由閨蜜介紹,輾轉結識一群文學底蘊深厚的漢學前輩,他們多是私塾先生,且各有專攻,引導向來自學的林鳳珠進入以詩會友的詩社裡,讓她有種回到家的感覺。
當時先生們的年歲多長,白髮蒼蒼,對於眼下那位熱衷古典漢學的女孩十分疼惜,領著她學習台語的瓊林、詩經、四書;台語讀法與寫法;八音七調;吟誦斷句……就這樣,在一次次詞章與詩歌對話中,接受了系統化的台語漢學訓練,且集各家大成,就此奠立其台語文基礎。
七音八調讓詩詞充滿韻律
林鳳珠說,閩南語的漢音淵源久遠,有著豐富的「八音七調」,是一種具音樂性的語言,有用於一般日常交談的「白話音」(語音),與念文讀書專用的「文言音」(讀冊音)兩種漢音體系,因其保存較多的中原正韻與河洛漢音,更能表現詩詞的平仄韻律,許多古典詩以華語來念稍嫌單淡,一旦用台語讀來充滿韻律感,可以讀、可以誦,也可以唱。
她以長恨歌為例,採閩南語吟頌,入聲音、短促音的抑揚頓挫明顯,節奏感很強,可以重現唐代古風的音律。
但,古典詩是文言音,重平仄,年輕人常因聽不懂而產生距離感,學習的同好愈來愈少,詩社例會時間從二週一次、一個月一次、二個月一次、半年一次,台語詩日漸成為一條人少的路。
1996年是她的轉捩點,為讓更多人了解台語及台語用字,她開始創作現代台語詩,曾在南台灣廣播界主持多個台語漢學相關節目,致力於白話現代台語詩的推廣,先後獲得行政院文建會廣播文化優等獎、內政部詩運獎。
2009年應邀到屏南社大教授「台語之美班」課程,14年來,週週往返高屏,她將自幼所學的古典詩學,透過賞析、吟唱及聽歌等方式導入課堂,引導學員創作符合時代且具鄉土元素的民謠。
每週一晚上,林鳳珠總會與恆春半島的農民、導覽員、歌手、主婦等各行各業的半島人齊聚一堂,領著半島人賞詩作詞,半島的民謠有了詩詞的浸潤,慢慢從市井口傳轉而書寫,跨入「雅文學」路徑。
林鳳珠說,詩詞與民謠是絕配,因為恆春民謠是以台語吟唱,曲調的吟唱亦會隨詞的「字音」而稍作靈活的改變,詩詞形式類似七言絕句,民間慣稱為「七字仔」、「七字四句聯」,吟唱者可依據自己的習慣加入「襯字」或「虛詞」,自然會形成具有音樂律動的聲音形式,具特殊性及趣味性。
心思細膩的林鳳珠總把觀察放入台語創作中,她長期與半島居民互動,深入當地歷史、生活、環境與文化民情,進而創作《恆春行腳花》十首詩詞,請學員透過「思雙枝」、「平埔調」、「五空小調」、「四季春」和「楓港小調」等曲調來演繹,透由「主題式」創作教學引導學生用不同視角創作新詩詞。
一路跟讀14年的學員江秋月說,第一次上課,從老師口中聽到的台語竟然可以這麼美,且音調抑揚頓挫,富有節奏性,讓她驚豔不已,就此一路學習,屢屢運用在民謠的演唱上,展現了民謠的詩學美感。
一方面帶領學員吟誦古典詩,林鳳珠更鼓勵學員勇於嘗新,她說,所謂的經典不光是單純的復古,詩學必須要立足於當代與當下,才能真正的歷久彌新。
出處:屏東本事2023春季號
Comments